編年
詞語解釋
編年[ biān nián ]
⒈ ?按史實發生或文章寫作的年、月、日順序編排:編年史ㄧ編年文集。
引證解釋
⒈ ?按年代順序編排史料、著作等。
引《公羊傳·隱公六年》:“《春秋》編年,四時具,然后為年。”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然紀傳為式,編年綴事,文非泛論,按實而書。”
唐 劉知幾 《史通·本紀》:“陸機 《晉書》,列紀三祖,直序其事,竟不編年。年既不編,何紀之有?”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二十:“編年書甲子,樹節良已勤。”
李廣田 《<聞一多選集>序》:“《全集》是按分類編排的,這里都盡可能地按編年調整了,凡是能注出寫作年代的也已大致注明。”
⒉ ?指編年體。
引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所在史官,記其國事,為紀傳者則規模 班 馬,創編年者則議擬 荀 袁,於是《史》《漢》之體大行,而《國語》之風替矣。”
國語辭典
編年[ biān nián ]
⒈ ?以年為綱,紀錄史事。
引《公羊傳·隱公六年》:「春秋編年,四時具,然后為年。」
《唐書·卷一九四·卓行傳·元德秀傳》:「穎士尤罪子長不編年而為列傳,后世因之,非典訓也。」
近紀年
最近近義詞查詢:
機關的近義詞(jī guān)
侵犯的近義詞(qīn fàn)
暗算的近義詞(àn suàn)
如期的近義詞(rú qī)
武斷的近義詞(wǔ duàn)
流露的近義詞(liú lù)
勉勵的近義詞(miǎn lì)
其后的近義詞(qí hòu)
甜美的近義詞(tián měi)
這樣的近義詞(zhè yàng)
解除的近義詞(jiě chú)
布告的近義詞(bù gào)
打斗的近義詞(dǎ dòu)
質問的近義詞(zhì wèn)
上午的近義詞(shàng wǔ)
機緣的近義詞(jī yuán)
不遺余力的近義詞(bù yí yú lì)
結婚的近義詞(jié hūn)
調撥的近義詞(tiáo bō)
胡說的近義詞(hú shuō)
字據的近義詞(zì jù)
同鄉的近義詞(tóng xiāng)
剖斷的近義詞(pōu duàn)
依照的近義詞(yī zhào)
伙食的近義詞(huǒ shí)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