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若誠(1929年6月21日—2003年12月27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國內(nèi)地翻譯家、演員,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外國語言文學(xué)系。
他的作品
基本資料
詳細(xì)介紹
20世紀(jì)40年代末,英若誠參加業(yè)余的“駱駝劇團(tuán)”,并出演了話劇《保羅·莫萊爾》。1947年,還未大學(xué)畢業(yè)的英若誠翻譯了謝爾蓋·愛森斯坦的作品《電影感》,從而開啟了他的翻譯生涯。1953年,出演話劇《龍須溝》。1957年,主演話劇《駱駝祥子》。1965年,出演劇情電影《白求恩大夫》。“文化大革命”期間,英若誠因被污蔑“勾結(jié)”北京市市長彭真而入獄。1979年,把老舍的話劇作品《茶館》譯成英文在國外出版。
1982年,出演劇情電影《茶館》。1983年,將阿瑟·米勒的戲劇代表作《推銷員之死》譯成中文,并與他合作將該作品搬上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的舞臺。1987年,主演劇情電影《末代皇帝》。1993年,主演劇情電影《小活佛》。1998年,英若誠獲得菲律賓“麥格塞塞新聞文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