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3年,開始跟隨父親劉湛學習洪拳。1950年,隨父投身電影界,開始在幕后工作。1953年,出演第一部電影《黃飛鴻》。1963年,開始與唐佳合作擔任《南龍北鳳》武術指導。1965年,因擔任張鑫炎執導電影《云海玉弓緣》的武術指導而被人們所熟識。
他的作品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1950年,隨父投身電影界,當臨時演員、臨時場記、龍虎武師、替身,并開始與父親劉湛共同參與了數十部由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期間參與第一部影片《關東小俠大戰女鏢師》。
1953年,16歲的他出演第一部電影《黃飛鴻》。
1955年,參演動作電影《黃飛鴻威震四牌樓》。
1960年,參演動作電影《鐵臂拳王》并飾演過山鼠一角。
1963年,劉家良與北派武丑袁小田的徒弟唐佳從《南龍北鳳》開始,聯手擔任武術指導,兩人亦因此成為武指界的最佳拍檔。此后,兩人在“北海街19號”成立廣東人武行的根據地。
1965年,與拍檔唐佳接受左派電影公司長城公司邀請,擔任張鑫炎執導的電影《云海玉弓緣》的武術指導,這是他們參與的第一部國語片,并在片中首次引入吊威亞技術做輕功特效,兩人也因此成名。同年,與唐佳一同被邵氏公司用重金聘為武術指導,加入公司后首先參與徐增宏執導的動作電影《江湖奇俠》。之后頻頻與導演張徹合作。
1967年,因邵氏公司老板邵逸夫對泛濫老套的武打片厭煩,決心要拍攝新類型的武打片,劉家良和唐佳便與張徹合作拍攝新派武俠片電影《獨臂刀》,其中他參演影片并擔任武指。在電影上映后,該年票房超過百萬。
1973年,劉家良開始與義弟劉家輝合作,讓其在自資的動作電影《殺出重圍》中擔任男主角。
1974年,張徹受邵氏公司派遣率張家班遠征臺灣成立長弓影業公司,其中張徹許諾劉家良可以做電影導演,并找了倪匡寫劇本,他便與義弟劉家輝隨其赴臺,而他的最佳拍檔唐佳卻沒跟隨其中,兩人也因此結束了11年的合作。期間他為電影《方世玉與洪熙官》《少林子弟》等多部關于廣東洪拳的電影設計動作。此后,因張徹未兌現讓其做導演的諾言,與張徹鬧翻返回香港。
1975年,回到香港的劉家良在邵逸夫太太方逸華的勸說和邀請下重投邵氏。終于由武術指導轉任導演,如愿以償的執導首部作品《神打》,他憑此片捧出武打男星汪禹,更奠定其動作片導演地位以及為功夫喜劇打定基礎。
1976年,再執導動作電影《陸阿采與黃飛鴻》,首度將黃飛鴻題材翻新少年化,不僅受到強烈反響,更使業內跟進學習。
1978年,執導動作電影《少林三十六房》,令少林武打電影紅極一時并捧出男主角義弟劉家輝,更獲得第24屆亞洲影展最佳動作效果獎。
1979年,劉家良開始身兼演員、編劇數職。
1981年,執導動作電影《長輩》,令女主角惠英紅憑此片獲得第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85年,在執導完動作電影《霹靂十杰》后,便離開邵氏電影公司。
1986年,劉家良奉邵逸夫之命赴內地與李連杰合作拍攝電影《南北少林》,影片上映后獲得第43屆都靈國際電影節大獎。
1987年,邵氏公司宣布停產不再拍攝電影后,劉家良加盟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并為其拍攝了《老虎出更》《新最佳拍檔》等影片。
1989年,在動作電影《群龍戲鳳》中首次與洪金寶合作。
1990年,擔任美國電影《忍者神龜》的動作指導,成為首位赴好萊塢的華人武術指導。
1993年,獲亞洲電視邀請,首次出演電視劇《李小龍傳》,飾演李小龍之父親李海泉。
1994年,他找到成龍合作,執導電影《醉拳Ⅱ》獲得了第3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武術指導以及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電影中的動作設計也令其它武術指導紛紛學習。
1995年,劉家良因身體不佳,無奈減少電影制作。
2002年,劉家良再受方逸華小姐之邀,再帶領劉家班重出江湖拍攝武打片《醉猴/醉馬騮》。
2005年,以年近七旬之軀在徐克執導的動作電影《七劍》中飾演七劍的精神領袖傅青主,在片中同年擔綱動作指導,獲得第4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武術指導和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提名。
2010年4月10日,劉家良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