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遠生(1885年1月15日—1915年12月27日),名為基,字遠庸,漢族,遠生是他從事新聞工作時的筆名。江西九江人。民國初年著名記者。光緒三十年(1904年)進士。宣統元年(1909年)畢業于日本中央大學法科,回國后任職于郵傳部。宣統三年(1911年)參與發起成立憲友會。入民國后從業新聞,擔任《申報》等多家報刊特約記者。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1885年1月15日(光緒十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江西德化縣(今江西省九江縣)的一個書香世家。
曾被稱為“中國第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記者”,其“遠生通訊”更是被視為當年中國新聞界的一大品牌。從更深層的價值與更為深遠的意義來說,他又是一位新文化的先驅者。
黃遠生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發蒙時期廣涉經史子集,家里還特地請了一位外籍女教師教他學習英語。十四歲(1899)時考秀才未中。
十五歲(1900)時母親和父親相繼去世,他只得變賣田產,作為生活費和進入浙江南潯公學讀書的學費,假期則寄居在親戚家。
十八歲(1903)時,他參加德化縣試,考中秀才,同年秋中舉人,為江西省第七名。次年他參加了清朝的最后一次殿試,高中進士。同榜中進士的有沈鈞儒、譚延闿、葉恭綽等知名人士。這是中國最后一批進士,而黃遠生是其中最年輕的,當時還不滿二十周歲。
中進士后,他獲得了“知縣即用”的資格,但他不愿按清廷慣例接受官職進入官場,便在高中進士的這一年(1904),以進士身份東渡日本,入日本中央大學學習法律。
六年后(1909),他學成回國,因為某些原因,還是進入了官場,歷任清政府郵傳部員外郎、參議廳行走、編譯局纂修、法政講習所講員等職。他本來就厭倦官場,深恨清朝的腐敗,于是接受了李盛鐸的建議,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后辭去官職,專門從事新聞工作。
1912年創辦和主編了《少年中國周刊》,這是他記者生涯的開始。之后他還主編過梁啟超創辦的《庸言》月刊,擔任過上海《申報》《時報》《東方日報》的特約記者和北京《亞細亞報》的撰述,同時還經常為《東方雜志》《論衡》和《國民公報》等報刊撰稿。
他的文章犀利潑辣,觀點鮮明,見解獨到,能從常事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深度,因此時人贊譽他的文章為“洞朗軒辟,幽隱畢達”。他以自創的“遠生通訊”對當時幾乎每一個時期民眾矚目的重大問題都進行了及時而深入的報道,重要人物涉及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章太炎、蔡元培、袁世凱、黎元洪、陸征祥、熊希齡、段祺瑞等,重要事件如宋教仁案、袁內閣兩次倒臺、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唐紹儀被迫下野、陸征祥不再理政等。他總能抓住全國各階層廣大讀者的心,將真相告白于天下。
他的報道“對民國初年政局的黑暗和新官僚們的丑態,作了忠實的記錄和辛辣的嘲諷”。鄒韜奮也后來回憶說:“每逢有重要事故,他總能千方百計從最重要的來源,用最迅速的手段,探得最重要的新聞材料,寫成有聲有色亦莊亦諧的通訊供給讀者,當時他在探采新聞的活動力方面,是最足令人興奮的一件事。”
他從事新聞工作只有短短的四五年時間,在這幾年里,他寫下了大量的新聞通訊和時評政論,其工作量之大、創造力之盛令人驚訝。《遠生遺著》里收錄了他在這幾年中所寫的200多篇文章,其中幾乎全部直接或間接與時事有關,而且立場明確,影響極大。他既批評袁世凱的野心,又批評國民黨的……。正因為如此,袁世凱一方面恨他,一方面想利用他的才華和影響來為己所用。
1915年,袁世凱于籌備稱帝之際,為了給自己造勢,極力收買知名人士為之鼓吹,其中包括梁啟超。袁世凱看中了黃遠生這位名震海內外的記者,便設法想將他攬在旗下。他強聘黃遠生擔任他御用的上海《亞細亞報》總撰述,黃遠生心里雖然不愿意,但也不敢明確表態拒絕。袁世凱派人向黃遠生表示,如果他能為袁撰寫贊成帝制的文章,將得到10萬元的酬謝和一個部長的席位。
“于是遠庸大窘,一連七八天,他想延宕不作,那邊天天一兩封信的催促他。”他很為難,沒有辦法,只得作了一篇“似是而非的,表示對于帝制之意”。但袁極不滿意這種搪塞之作,派人逼他重寫。他到了沒有轉身的余地了,“然他到了緊要關頭,始終不肯遷就。那幾天是他一生最不幸的境遇,又算是他人格上爭死活的最后一關。”
最終正義戰勝了妥協。上海,在途中他就在上海各大報刊刊出了《黃遠生反對帝制并辭去袁系報紙聘約啟事》,明確表示反對帝制,與袁世凱決裂。抵上海后,他又在《申報》和《時事新報》上連續9天刊登啟事,宣布自己與曾擔任的《申報》駐京通訊員及上海《亞細亞報》的撰述,一概脫離關系。但《亞細亞報》在出版廣告中仍把他的名字列為總撰述,他只得又在《申報》廣告欄連續7天聲明與《亞細亞報》劃清界限。為了躲避袁黨的追逼,他干脆于1915年10月24日乘日輪離開上海經日本赴美。黃遠生一到舊金山,當地的報紙便報道中國名記者Yuan-YungHuang抵美的消息。Yuan-YungHuang本來是“黃遠庸”的音譯,而“遠”又與“袁”剛巧同音。華僑中反袁的人便奔走相告,說是袁世凱的本家來了。
而當地國民黨人又惡意宣傳,使華僑都以為來的是袁世凱派到美洲鼓吹帝制的親信。12月25日下午6時許,當黃遠生在舊金山唐人街的廣州樓內用餐時,中華革命黨(國民黨改組后的名稱)美洲總支部負責人林森指派劉北海從背后槍殺了他,時年不滿31歲。當年刺殺黃遠生的兇手劉北海80年代中期在臺灣臨死前,道出了真相,他執行的刺殺竟是中華革命黨美洲支部指使,由后來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直接指揮。(網傳刺殺的命令來自當時的中華革命黨黨魁孫中山,但查無實據。)1985年9月舉行的全國黃遠生學術討論會上,學者們也統一了看法,確認是當年國民黨美洲總支部負責人林森(后曾任中華民國政府主席)指派他的警衛劉北海開槍刺殺黃遠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