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玉玕(1937年12月26日—2006年6月26日),浙江東陽人,地層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1937年12月26日,金玉玕出生于浙江省東陽市。
1959年,金玉玕考入南京大學地質系古生物學專業。
1959年,金玉玕從南京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從事地層古生物研究工作。
1987年,金玉玕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9年,金玉玕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并連續兩屆擔任室主任。
1993年,金玉玕首先提出了二疊紀大滅絕的兩幕式模式和前樂平統事件。
1997年,金玉玕與合作者正式發表了新一代國際二疊紀年代地層系統,解決了長期爭議的國際地層難題。
2000年,金玉玕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以多學科研究資料和充實的數據闡明生物在古、中生代界線附近的爆發性滅絕過程。
2001年,金玉玕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6年6月26日凌晨4時35分,金玉玕因病醫治無效,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69歲,遺體告別儀式于6月30日在南京舉行,遺體安葬在雨花臺功德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