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瀾(1893年11月15日—1969年7月29日),字蕓臺,后改字仲澐(一說字仲潭 ),筆名武波、武陂, 浙江省紹興市人。中國歷史學家,是馬克思主義史學開拓者之一,被譽為“新史學宗師”。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民國二年(1913年),考入國立北京大學文預科,民國六年(191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文科,此后20年間,先后任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河南大學等校教授。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馬列學院歷史研究室主任,撰寫《中國通史簡編》和《中國近代史》。新中國建立后,范文瀾擔任中國科學院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所長、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常務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畢生從事歷史研究,對中國史學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均有獨創見解。1969年7月29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6歲。
范文瀾主編《中國通史簡編》,并長期從事該書的修訂工作,還著有《中國近代史》(上冊)《文心雕龍注》《范文瀾史學論文集》等。《中國通史簡編》和《中國近代史》是第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地敘述中國通史的著作。范文瀾既懂得馬克思主義,又熟諳中國的傳統文化,并且較好地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民族特點結合起來,形成他的著作的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