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靳云鶚(1881-1935),山東鄒城人,民國時期直系軍閥,靳云鵬之弟。民國成立后,歷任北洋軍第二路備補軍團長、陸軍第八混成旅旅長。初隸皖系,直皖戰爭后轉投直系。1922年升任陸軍第十四師師長。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失敗后,退居豫鄂邊境。1926年任河南省長。1927年被直系殘部推為河南保衛軍總司令,與奉軍作戰。戰敗后,逃往南京,被蔣介石任為上將參議。1930年回濟南經營實業。1935年在北平逝世。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靳云鶚幼年喪父,14歲時隨哥哥靳云鵬逃荒到濟南,做染布生意。1898年,17歲的靳云鶚投奔袁世凱的“新建陸軍”當炮兵,兩年后考入保定參謀學堂。畢業后,被任命為清軍江北清江浦陸軍第十三混成協參謀官。后歷任蘇州混成協參謀官、北洋第一軍參謀。民國成立后,歷任北洋第二路備補軍混成團團長、陸軍第八混成旅第二團團長。
護國戰爭后,靳云鶚投靠皖系。民國八年(1919年),升任第八混成旅旅長。民國九年(1920年)7月,直皖戰爭中皖系敗北,靳云鶚轉投直系,成為吳佩孚的手下。民國十一年(1923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靳云鶚協助馮玉祥擊敗河南軍閥趙倜,升任第十四師師長,并按吳佩孚指令,在鄭州對蓬勃興起的工人運動進行鎮壓。不久,獲授將軍府“驍威將軍”。民國十三年(1924年)9月,靳云鶚參加第二次直奉戰爭,直系敗北后,退居豫鄂邊境。
民國十四年(1925年)冬,吳佩孚在漢口組織十四省討賊聯軍,靳云鶚任聯軍副司令兼第一軍軍長。民國十五年(1926年)春,兼任孫傳芳所率五省聯軍第一軍軍長。靳云鶚接收了在山東省的原直軍三個師,擊破了駐開封的岳維峻所率國民軍第二軍。此后,靳云鶚被任命為河南省長。
靳云鶚主張聯馮討奉,吳佩孚堅持聯奉討馮,二人矛盾日深。不久,吳佩孚免去靳云鶚討賊聯軍副司令、第一軍總司令、河南省長、第十四師師長諸職,調任陜西軍務督理。
民國十六年(1927年),吳佩孚在同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北伐軍作戰中敗北,靳云鶚被直系殘部推舉為河南保衛軍總司令,一度自立,不久便在同奉系作戰中敗北,乃投降武漢國民政府。此后,靳云鶚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后來,因為企圖再度擁立吳佩孚,而被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馮玉祥包圍并解除武裝。
靳云鶚依靠蔣介石逃離,此后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軍事參議院上將參議兼河南宣撫使。民國十九年(1930年),中原大戰時,靳云鶚被蔣介石委任為“兩河宣撫使”,以瓦解馮軍。后靳云鶚提出任河南省主席而未如愿,遂謝職回濟南經營出租大觀園事宜。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23日,靳云鶚在北平逝世。享年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