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統(501年-531年5月7日 ),字德施,小字維摩,南蘭陵郡蘭陵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南朝梁宗室、文學家,梁武帝蕭衍長子,梁簡文帝蕭綱和梁元帝蕭繹長兄,母為貴嬪丁令光。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蕭統于天監元年(502年)被冊立為太子。他舉止大方,在東宮以仁德而聞名,受朝野及百姓愛戴。后因“蠟鵝厭禱”一事,父子產生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蕭統因病早逝,時年三十一歲。謚號昭明,葬安寧陵,史稱“昭明太子”。天正元年(551年),其孫蕭棟即位,追尊蕭統為昭明皇帝。大定元年(555年),蕭統第三子蕭詧建立西梁,再加廟號為高宗。
蕭統酷愛讀書,篤好玄學,在太子位上廣納人才,勤于著述。當時東宮號稱有書近三萬卷,“名才并集,文學之盛”,被認為是自晉、宋以來從未有過的現象。他主持編撰的《文選》(史稱《昭明文選》),選錄先秦至梁的詩文辭賦七百余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大型詩文總集,后世形成專門研究《文選》的“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