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沛霖(1913年12月30日—2011年4月17日),天津市人,電子學與信息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信息產業部高級工程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主要創始人 。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1913年12月30日,羅沛霖(即羅霈霖,曾用名羅容思)出生于天津市的知識分子家庭,籍貫浙江山陰(今紹興)。12歲進入天津南開中學學習。
1931年,羅沛霖從天津南開中學畢業,考取了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最終選擇了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前身)電機工程系。
1933年,大學三年級的羅沛霖志在電信專業,但卻選習了電力以擴大視野,學習了機械、冶金、化工、管理等的知識。
1935年7月,羅沛霖從交通大學畢業獲得工學學士,之后在廣西南寧無線電工廠工作。
1936年1月,羅沛霖進入上海中國無線電業公司,參加大型無線電發射機等的設計研制工作。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發生,在同學孫友余、周建南等的行動影響下,羅沛霖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當時在西安的林伯渠在征求李強的意見后,接見了他,并接受他去延安。
1938年3月,羅沛霖進入中央軍委第三局,在王諍和李強領導下工作,他參與創建了邊區第一個通信器材廠,即延安(鹽店子)通信材料廠,任工程師,主持技術和生產工作。
1939年,羅沛霖按黨組織決定來到重慶,先后工作于上川實業公司電機廠(1940年1月至1942年4月),中國興業公司電訊廠(1942年5月至1943年5月),重慶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中央無線電廠重慶分廠工務課副課長(1943年5月至1947年5月),中央無線電器材公司天津無線電廠設計課課長(1947年5月至1948年9月)。
1945年,毛澤東到重慶,在紅巖村接見了羅沛霖等三位原青年科技人員協進會的骨干人員。
1947年,黨組織派孫友余向羅沛霖傳達:全國解放在即,新中國建設需要技術人才,黨組織決定羅沛霖赴中國國外實習或留學。在錢學森的建議下,羅沛霖向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提出了入學申請。根據羅沛霖的科研業績反映出來的學識素養,加州理工學院建議他直攻博士學位。
1948年9月,羅沛霖只身赴美,進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電機工程系,他隨身攜帶的僅是黨的地下組織資助的500美元。鑒于他的優異成績,學院給予他本學科最高的獎學金,授予他科爾學者的稱號。羅沛霖還擔任留美科技人員協會加州理工學院支會的負責人。
1950年9月至1954年1月,羅沛霖擔任電信工業管理局技術處處長。
1951年至1953年,羅沛霖兩度獨自赴民主德國考察談判,負責組建中國第一個大型綜合電子元件聯合工廠,即華北無線電器材廠,并出任該廠總工程師兼第一副廠長。
1952年2月,羅沛霖獲得加州理工學院的電工、物理和數學專業的特別榮譽銜(magnacumlaude)哲學博士學位,并當選為美國SigmaXi榮譽會會員。9月,回到北京,放棄了錢三強建議他去中國科學院的機會而進入了當時正在組建中的電信工業局,任技術處長。
1954年1月至1956年7月,羅沛霖擔任華北無線電器材聯合廠第一副廠長。
1955年1月至1956年7月,羅沛霖兼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第十局第十一研究所主任(所長)。
1956年3月24日,羅沛霖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被抽出參與討論并制訂“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的工作,任電子學組副組長,以后歷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第十工業管理局及總局副總工程師,并兼任科研處處長和科技處處長。
1957年,羅沛霖隨聶榮臻率領的政府級科學代表團訪問蘇聯,任電子學和通信顧問。
1958年,成立了包括羅沛霖在內的超遠程雷達計劃四人領導小組,由羅沛霖分工負責技術指導和組織協調工作。
1961年1月至1963年1月,羅沛霖在三機部第十總局工作。
1962年1月,羅沛霖擔任北京工業學院研究生導師,研究生院院長。同年,參加全國科學技術規劃工作會議,任電子學組(第15組)組長。嗣后參與主持制定中國又一個十年科學技術規劃的工作。
1963年,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成立,羅沛霖任科技司副司長(至1972年4月)。
1964年,應古巴政府格瓦拉的要求,中國政府派遣羅沛霖等考察古巴電子和自動化行業,以協助古巴制定發展電子工業規劃。以羅沛霖為主提出了符合實際的方案,向周恩來總理及電子工業部領導匯報,獲得首肯。
1969年7月,羅沛霖被下放到河南葉縣干校勞動。
1972年4月,羅沛霖重返電子工業部,繼續任四機部科技局副局長(至1982年1月)。
1973年,羅沛霖參加負責組織“文革”后期第一個包括軍事電子在內的技術發展規劃會議。
1978年,國家科委電子科學技術專業組成立,羅沛霖擔任副組長。
1980年,羅沛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并擔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常務委員。同年電子工業部成立科學技術委員會,羅沛霖任第一副主任(至1986年1月)。
1988年,機械電子工業部成立后,羅沛霖受聘為科學技術咨詢委員會委員(至1993年)。
1989年5月,羅沛霖創導和主持了人工神經網絡座談會,這次座談會導致了中國國內八個一級學會聯合成立中國人工神經網絡籌備委員會。
1990年,中國首屆神經網絡學術大會在北京召開,羅沛霖任大會主席。
1993年1月,羅沛霖擔任云南大學兼職教授,校務委員會副主任。
1994年6月,中國工程院成立,羅沛霖是創議人之一,他被選為首批院士(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和主席團成員。同年,重建電子工業部后,任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2011年4月17日0時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