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勇夫(876—922),生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河南光州固始縣人。10歲時,他跟隨父親鄒寶從軍王審知部隊,在軍中讀兵書、習騎射,經過七年艱苦奮戰建立顯赫戰功,部隊相繼攻陷泉州、福州,統一福建全境。909年,后梁封王審知為閩王,鄒勇夫為尚書左仆射,領軍鎮守閩西北門戶歸化(泰寧)。當時,歸化鎮還是一個“榛蕪亙野,煙火僅百家”的村落。鄒勇夫開辟沃土、剿滅山寇、招徠流客,接納了一批又一批中原難民,引進了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幾年時間便呈現“人物蕃、田野辟、相安無事”的小康景象。閩王屢次頒詔欲重用鄒勇夫,皆因其“民沭恩澤,不忍公去,僉呈攀留”而改令“永鎮杉陽”。后梁龍德二年(922)6月18日,鄒勇夫積勞成疾,殉于職事,享年46歲,崖葬于鄒家寨(現寶蓋巖)。當地人民為紀念鄒勇夫的功績,尊稱其為“開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