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崇(650年~721年9月28日 ),本名元崇,字元之。陜州硤石(今河南省陜州區)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姚崇初以挽郎入仕,遷兵部郎中。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擾河北,連陷數州,軍務繁雜,檄書如雪。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條理,得到武則天賞識,擢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遷兵部尚書,名列宰相。神龍元年(705年),協助張柬之發動神龍革命,清除張易之兄弟及其黨羽勢力,迫使武則天還位于唐中宗,受封為梁縣侯。后曾被外放亳州等地刺史。唐睿宗復位后,被召入朝,官至中書令,革除弊政,頗有作為,但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而被貶為申州刺史。唐玄宗親政后,拜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遷中書令,封梁國公。他提出《十事要說》,力主實行新政,推行社會改革。興利除弊,整頓吏治,淘汰冗職,選官得才;抑制權貴,發展生產,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執政三年,譽為“救時宰相”,與房玄齡、杜如晦、宋璟并稱“唐朝四大賢相”。
開元四年(716年),姚崇以開府儀同三司致仕,開元九年九月丁未日(721年9月28日)去世,享年七十二歲,追贈太保、揚州大都督,謚號文貞(又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