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旦(957年-1017年),字子明,大名府莘縣(今屬山東省聊城市莘縣)人。兵部侍郎王祜之子,中國北宋初年政治家。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登進士第,授大理評事、知平江縣事。后入朝任著作佐郎,參與編修《文苑英華》。淳化二年(991年),累遷知制誥,歷任同判吏部流內銓、知考課院、理檢院等。宋真宗即位后,被擢升為翰林學士兼知審官院、通進銀臺封駁司。咸平三年(1000年),同知樞密院事,翌年升參知政事。遼軍南下入侵,王旦隨真宗北上,后因東京留守雍王趙元份暴疾,馳還開封,權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正式拜相,并監修《兩朝國史》。晚年深陷“東封西祀”中不能自拔,屢請遜位,極力推薦寇準繼其任,最終在天禧元年(1017年)因病罷相,以太尉掌領玉清昭應宮使。天禧元年(1017年),王旦去世,享年六十一歲。獲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魏國公,謚號“文貞”(后避宋仁宗諱改稱“文正”)。乾興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廟庭,宋仁宗題其碑首為“全德元老”。宋理宗時位列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王旦為人忠厚節儉,知人善任,明達治體,善于化解政治糾紛。掌權十八載,為相十二年,以務實安靜為行政風格,對真宗神道設教之事不滿,但不公開反對,凡天書、封禪等事,皆未公開提出異議,屈意配合,頗受后世詬病。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詩》《全宋文》輯錄有其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