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武靈王(?-前295年),嬴姓,趙氏,名雍,趙國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人。先秦時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戰國時期趙國第六代君主(前325年 - 前298年在位),趙肅侯之子。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趙雍親政后,因趙國于中原諸侯爭霸戰爭中常年不利,且趙國疆界常受鄰近諸侯國威脅,及游牧民族侵擾,遂奮發圖強,提倡胡服騎射,并在趙國北部與游牧民族交界地區訓練騎兵,改變了戰國時代的作戰方式,因此有觀點認為他是中國騎兵的始祖。此后采取連結秦、楚、宋以牽制齊、魏、韓等國的策略,趁諸國混戰之際持續進攻中山國,將其徹底攻滅。在此期間,巡行北疆,收服林胡、樓煩二族,開辟云中、雁門、代郡三郡,筑“趙長城”于陰山下,拓地千里,使趙國國勢為之一振,成為與齊、秦并列的強國。梁啟超稱其為自黃帝以后的“中國第一雄主”。
趙武靈王二十七年(前299年),趙雍將王位讓給次子趙何,由其主持國政,自己則專注于軍事,稱“主父”。但他傳位的行為,卻引發長子趙章一黨與趙何一派的矛盾。趙惠文王四年(前295年),沙丘之亂爆發,趙雍于動亂中被圍困長達三個多月,最終餓死行宮。死后追謚“武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