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寄內)
[宋代]:晁補之
月上西窗,書幃靜、燈明又減。水漏澀、銅壺香燼,夜霜如雪。睡眼不曾通夕閉,夢魂爭得連宵接。念碧云、川路古來長,無由越。
鸞釵重,青絲滑。羅帶緩,小腰怯。伊多感那更,恨離傷別。正是少年佳意氣,漸當故里春時節(jié)。歸去來、莫教子規(guī)啼,芳菲歇。
月上西窗,書幃靜、燈明又減。水漏澀、銅壺香燼,夜霜如雪。睡眼不曾通夕閉,夢魂爭得連宵接。念碧雲(yún)、川路古來長,無由越。
鸞釵重,青絲滑。羅帶緩,小腰怯。伊多感那更,恨離傷別。正是少年佳意氣,漸當故裡春時節(jié)。歸去來、莫教子規(guī)啼,芳菲歇。
唐代·晁補之的簡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 晁補之的詩(759篇) 〕
清代:
李燧
匹練橫空日氣清,菰蒲葉戰(zhàn)風蕭蕭。一聲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云擁潮。
匹練橫空日氣清,菰蒲葉戰(zhàn)風蕭蕭。一聲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雲(yún)擁潮。
宋代:
魏了翁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
:
玄燁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云。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幹雲(yún)。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明代:
方孝孺
周道昔淪喪,鳳鳥收其聲。紛紛徇世士,各以智術鳴。
仲舒起西都,蜀漢有孔明。下帷談正誼,濡走濟群生。
周道昔淪喪,鳳鳥收其聲。紛紛徇世士,各以智術鳴。
仲舒起西都,蜀漢有孔明。下帷談正誼,濡走濟群生。
:
劉崧
盡道樓居思不群,滿樓山色翠紛紛。高崖斜日含丹霧,碧嶂清秋起暮云。
江上捲簾通雨氣,月中看劍動星文。來游定覓張公子,載酒題詩過夜分。
盡道樓居思不群,滿樓山色翠紛紛。高崖斜日含丹霧,碧嶂清秋起暮雲(yún)。
江上捲簾通雨氣,月中看劍動星文。來遊定覓張公子,載酒題詩過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