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弁云林圖
[明代]:張羽
前代何人畫山水,長安關(guān)仝營丘李。
華原特起范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
亦有北苑與河陽,后來作者誰能當。
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氣歸蒼茫。
房山尚書初事米,晚自名家稱絕美。
藝高一代誰頡頏,只數(shù)吳興趙公子。
當時弭節(jié)匡廬峰,曾寫太平興國之神宮。
五峰卻立疑爭雄,臺殿突兀紛青紅,中有云氣隨游龍。
我對此圖臥三日,遂令奇氣生心胸。
亂來學士遭漂蕩,文藝草草誰能工。
筆精墨妙心更苦,那得再有前賢風。
於乎!乾坤浩蕩江海闊,使我執(zhí)筆將安從?
前代何人畫山水,長安關(guān)仝營丘李。
華原特起範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
亦有北苑與河陽,後來作者誰能當。
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氣歸蒼茫。
房山尚書初事米,晚自名家稱絕美。
藝高一代誰頡頏,隻數(shù)吳興趙公子。
當時弭節(jié)匡廬峰,曾寫太平興國之神宮。
五峰卻立疑爭雄,臺殿突兀紛青紅,中有雲(yún)氣隨遊龍。
我對此圖臥三日,遂令奇氣生心胸。
亂來學士遭漂蕩,文藝草草誰能工。
筆精墨妙心更苦,那得再有前賢風。
於乎!乾坤浩蕩江海闊,使我執(zhí)筆將安從?
唐代·張羽的簡介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 張羽的詩(341篇) 〕
宋代:
釋道潛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gòu),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gòu),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元代:
袁桷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luò)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luò)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清代:
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明代:
王漸逵
肩輿遙度越山崔,野色嵐光撥不開。古壁重留丞相記,綠陰高護尚書臺。
馌耕濃向交畦聚,聽講云從獨鳥來。翻憶往年冬至夢,淳醪真飲石翁杯。
肩輿遙度越山崔,野色嵐光撥不開。古壁重留丞相記,綠陰高護尚書臺。
馌耕濃向交畦聚,聽講雲(yún)從獨鳥來。翻憶往年冬至夢,淳醪真飲石翁杯。
明代:
李寄
誰愛瓊林數(shù)點鴉,灞橋驢背洛陽車。泠泠行觸風前絮,緩緩歸看陌上花。
玉佩金魚將換酒,綠蓑青笠正浮家。分箋客斗新詩句,七步應輸手八叉。
誰愛瓊林數(shù)點鴉,灞橋驢背洛陽車。泠泠行觸風前絮,緩緩歸看陌上花。
玉佩金魚將換酒,綠蓑青笠正浮家。分箋客鬥新詩句,七步應輸手八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