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將軍篆書拓本歌
[明代]:張羽
余將軍,守舒州。舒州之城大如礪,長江西來繞城流。
賊船如云壓城破,將軍提劍城頭坐。劍未動,虜已奔,鯨鯢蔽江江為渾。
孤軍六年二百戰,王師不來城自存。無兵猶足戰,無食安可支?
豈無愛妾與愛馬,殺之不解壯士饑。力盡矢竭將奚為?
倉皇絺舌罵不已。義士千人同日死,只今還有盡忠池,碧血清泠化為水。
將軍持節東州時,作此篆書形崛奇。妙墨已隨神物化,好事當時臨得之。
雖非其真意獨在,垂金屈玉蟠蛟螭。我拜重是忠臣跡,秦相雖古其人非。
嗚呼!將軍此書配者誰?請君摩取浯溪石上中興碑。
餘將軍,守舒州。舒州之城大如礪,長江西來繞城流。
賊船如雲壓城破,將軍提劍城頭坐。劍未動,虜已奔,鯨鯢蔽江江為渾。
孤軍六年二百戰,王師不來城自存。無兵猶足戰,無食安可支?
豈無愛妾與愛馬,殺之不解壯士饑。力盡矢竭將奚為?
倉皇絺舌罵不已。義士千人同日死,隻今還有盡忠池,碧血清泠化為水。
將軍持節東州時,作此篆書形崛奇。妙墨已隨神物化,好事當時臨得之。
雖非其真意獨在,垂金屈玉蟠蛟螭。我拜重是忠臣跡,秦相雖古其人非。
嗚呼!將軍此書配者誰?請君摩取浯溪石上中興碑。
唐代·張羽的簡介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 張羽的詩(341篇) 〕
明代:
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唐代:
許棠
海上從戎罷,嵩陽佐縣初。故人皆羨去,吾祖舊曾居。
地古多生藥,溪靈不聚魚。唯應尋隱者,閑寺講仙書。
海上從戎罷,嵩陽佐縣初。故人皆羨去,吾祖舊曾居。
地古多生藥,溪靈不聚魚。唯應尋隱者,閑寺講仙書。
:
張海鷗
陽谷春華。小駐云車。鳳來儀、孰與清嘉。山東漱玉,嶺表鳴笳。
論詩中事,寰中友,鏡中葩。
陽谷春華。小駐雲車。鳳來儀、孰與清嘉。山東漱玉,嶺表鳴笳。
論詩中事,寰中友,鏡中葩。
明代:
袁宏道
強起淹馀睡,柔多艷亦多。笑時添兩靨,恨至疊雙蛾。
印指生寒暈,分釵割水波。休將月月比,仙子不如他。
強起淹馀睡,柔多豔亦多。笑時添兩靨,恨至疊雙蛾。
印指生寒暈,分釵割水波。休將月月比,仙子不如他。
宋代:
尤袤
兩巖郁青蒼,中有堂突兀?;乩韧猸h繞,脩竹布行列。
懸崖上幽徑,窺壁見遺碣。面墻誰所筑,除去礙膺物。
兩巖郁青蒼,中有堂突兀?;乩韧猸h繞,脩竹布行列。
懸崖上幽徑,窺壁見遺碣。面牆誰所築,除去礙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