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慈濟法門
[宋代]:釋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
發(fā)佛大慈悲,懺彼六情根。
無始業(yè)障海,眼根著諸色。
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
舌生諸惡刺,身如機關(guān)主。
六賊游戲中,心想如猿猴,
無有暫停時。如此等六法,
名為六情根。一切業(yè)因緣,
皆從妄想起。妄想如幻焰,
亦若空中花。迷倒不覺知,
為諸惑業(yè)縛。永墮三途界,
沒在眾苦中。不聞正法音,
何曾知懺悔。惟愿十方佛,
菩薩眾大師。慈力與冥加,
令其知發(fā)露。無始一切惡,
今日悉消除。畢故不造新,
常當修梵行。未脫傍生難,
余命愿安樂。筌網(wǎng)及虞羅,
愿不相值遇。飲啄隨時足,
饑渴永不逢。相見起慈心,
愿不相吞噉。當承三寶力,
誓脫眾塵勞。畢此苦類身,
愿生諸佛國。彌陀廣慈愿,
不舍一切生。觀音慈愿深,
常游五道界。愿舒五色臂,
拔我出輪回。儻若命終時,
愿垂親接引。救我厄難得,
菩薩大檀那。憫我臨湯火,
舍財贖我命。須彌與大海,
徒自謂高深。檀那今日恩,
高深不可比?,F(xiàn)生增福壽,
眷屬悉團圓。來世受身時,
愿同生佛國,和南賢圣眾。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
發(fā)佛大慈悲,懺彼六情根。
無始業(yè)障海,眼根著諸色。
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
舌生諸惡刺,身如機關(guān)主。
六賊遊戲中,心想如猿猴,
無有暫停時。如此等六法,
名為六情根。一切業(yè)因緣,
皆從妄想起。妄想如幻焰,
亦若空中花。迷倒不覺知,
為諸惑業(yè)縛。永墮三途界,
沒在衆(zhòng)苦中。不聞正法音,
何曾知懺悔。惟願十方佛,
菩薩衆(zhòng)大師。慈力與冥加,
令其知發(fā)露。無始一切惡,
今日悉消除。畢故不造新,
常當修梵行。未脫傍生難,
餘命願安樂。筌網(wǎng)及虞羅,
願不相值遇。飲啄隨時足,
饑渴永不逢。相見起慈心,
願不相吞噉。當承三寶力,
誓脫衆(zhòng)塵勞。畢此苦類身,
願生諸佛國。彌陀廣慈願,
不舍一切生。觀音慈願深,
常遊五道界。願舒五色臂,
拔我出輪回。儻若命終時,
願垂親接引。救我厄難得,
菩薩大檀那。憫我臨湯火,
舍財贖我命。須彌與大海,
徒自謂高深。檀那今日恩,
高深不可比?,F(xiàn)生增福壽,
眷屬悉團圓。來世受身時,
願同生佛國,和南賢聖衆(zhòng)。
唐代·釋遵式的簡介
釋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葉,字知白,天臺寧海(今屬浙江)人。少投東山義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從寶云義通受業(yè)。淳化初,居寶云講席。真宗咸平中,歸天臺。大中祥符中,歷居景德寺、杭州昭慶寺講席。后居復興故天竺寺,賜號慈云。著《凈土懺法》、《金光明》、《觀音》諸本懺儀行世,又號慈云懺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
? 釋遵式的詩(62篇) 〕
清代:
樊增祥
雁不堪聞,雞還無用。五更風里銀釭凍。紙窗猶道月光明,羅衾祇覺春寒重。
玉樹朝新,雕輪曉動。馬蹄踏破瓊瑤巷。江南已是牡丹時,并門尚作梨花夢。
雁不堪聞,雞還無用。五更風裡銀釭凍。紙窗猶道月光明,羅衾祇覺春寒重。
玉樹朝新,雕輪曉動。馬蹄踏破瓊瑤巷。江南已是牡丹時,并門尚作梨花夢。
明代:
蘇葵
山外青山云外云,綠蕪芳草杖藜痕。人間此景不易得,春風絕似桃花源。
山外青山雲(yún)外雲(yún),綠蕪芳草杖藜痕。人間此景不易得,春風絕似桃花源。
明代:
釋函可
鐘山王氣散殘霞,猶向烏衣識舊家。義士肝腸才子韻,人間富貴夢中花。
已知麟閣三秋草,何處青門五色瓜。珍重玉函天藻在,佇看溟渤又飛沙。
鐘山王氣散殘霞,猶向烏衣識舊家。義士肝腸才子韻,人間富貴夢中花。
已知麟閣三秋草,何處青門五色瓜。珍重玉函天藻在,佇看溟渤又飛沙。
元代:
邵亨貞
夢云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fā)仙翁洞里,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
夢雲(yún)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fā)仙翁洞裡,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
:
林朝崧
負篋諸孫遠,神山望眼中。高樓花萼感,俗物馬牛風。
健飯不知老,佯癡久作翁。關(guān)懷唯一事,百歲樹人功。
負篋諸孫遠,神山望眼中。高樓花萼感,俗物馬牛風。
健飯不知老,佯癡久作翁。關(guān)懷唯一事,百歲樹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