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國恕先生客中識面始見如故
[元代]:朱希晦
先生卜筑依林藪,編蓬為門甕為牖。心造羲皇太古前,道傳鄒魯千年后。
隱遁寧非鹖冠流,龍鐘已是龐眉叟。子真谷口自耕巖,中散山陽空鍛柳。
平生視世一浮埃,富貴于身復何有。床上常堆元晏書,尊中滿泛柴桑酒。
興發揮毫黑電飛,粲粲驪珠驚落手。詩成不啻萬人傳,吟罷如聞百靈走。
五岳之中泰華尊,下視群山俱培塿。我因流寓偶相逢,識面便似知心友。
藹然和氣即陽春,徒爾芳妍映衰朽。劇談不了清夜徂,光動文星逼南斗。
人生會合良有時,嘆息歡娛豈能久。起來擊劍為君歌,歌長劍作蛟龍吼。
明朝別去遙相思,渭北江東幾回首。
先生蔔築依林藪,編蓬為門甕為牖。心造羲皇太古前,道傳鄒魯千年後。
隱遁甯非鹖冠流,龍鐘已是龐眉叟。子真谷口自耕巖,中散山陽空鍛柳。
平生視世一浮埃,富貴于身複何有。床上常堆元晏書,尊中滿泛柴桑酒。
興發揮毫黑電飛,粲粲驪珠驚落手。詩成不啻萬人傳,吟罷如聞百靈走。
五嶽之中泰華尊,下視群山俱培塿。我因流寓偶相逢,識面便似知心友。
藹然和氣即陽春,徒爾芳妍映衰朽。劇談不了清夜徂,光動文星逼南鬥。
人生會合良有時,歎息歡娛豈能久。起來擊劍為君歌,歌長劍作蛟龍吼。
明朝別去遙相思,渭北江東幾回首。
唐代·朱希晦的簡介
溫州樂清人。順帝至正末隱居瑤山,與四明吳主一、蕭臺趙彥銘吟詠雁山中,稱雁山三老。明初薦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 朱希晦的詩(170篇) 〕
: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為傍巖腰築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宋代:
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唐代:
劉兼
琴中難挑孰憐才,獨對良宵酒數杯。蘇子黑貂將已盡,
宋弘青鳥又空回。月穿凈牖霜成隙,風卷殘花錦作堆。
欹枕夢魂何處去,醉和春色入天臺。
琴中難挑孰憐才,獨對良宵酒數杯。蘇子黑貂將已盡,
宋弘青鳥又空回。月穿淨牖霜成隙,風卷殘花錦作堆。
欹枕夢魂何處去,醉和春色入天臺。
唐代:
劉禹錫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前臨南雍州。暫輟洪爐觀劍戟,
還將大筆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
峴首風煙看未足,便應重拜富民侯。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前臨南雍州。暫輟洪爐觀劍戟,
還將大筆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遊。
峴首風煙看未足,便應重拜富民侯。
明代:
楊慎
恰喜高秋爽氣新。卻愁秋月解傷神。酒闌二十年前事,夢醒三千里外身。
楓葉岸,菊花津。且須勤買阿寧春。帳頭傀儡元來假,枕上邯鄲豈是真。
恰喜高秋爽氣新。卻愁秋月解傷神。酒闌二十年前事,夢醒三千裡外身。
楓葉岸,菊花津。且須勤買阿甯春。帳頭傀儡元來假,枕上邯鄲豈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