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元宵排律十四韻
[明代]:張煌言
獻歲杓頻指,良宵箭獨稠;東皇添玉歷,南陌駐銀鉤。
蓂莢應雙吐,椒花已兩浮;小年燈市永,午夜漏聲悠。
月令初中節,風光第幾籌?蟾輝看倍皎,鶯語聽全流。
復擬傳柑會,偏宜秉燭游;流黃連夕怨,拾翠隔旬愁。
柳弱先披拂,梅寒故逗遛;乾坤分正閏,夷夏辨春秋。
只此尊天統,因之念帝憂;耗磨何足論,伏臘豈相謀!
金鑰方重辟,銀缸可再篝?香塵還冉冉,歌吹幾時收!
獻歲杓頻指,良宵箭獨稠;東皇添玉曆,南陌駐銀鈎。
蓂莢應雙吐,椒花已兩浮;小年燈市永,午夜漏聲悠。
月令初中節,風光第幾籌?蟾輝看倍皎,鶯語聽全流。
複擬傳柑會,偏宜秉燭遊;流黃連夕怨,拾翠隔旬愁。
柳弱先披拂,梅寒故逗遛;乾坤分正閏,夷夏辨春秋。
隻此尊天統,因之念帝憂;耗磨何足論,伏臘豈相謀!
金鑰方重辟,銀缸可再篝?香塵還冉冉,歌吹幾時收!
唐代·張煌言的簡介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后被俘,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其詩文多是在戰斗生涯里寫成,質樸悲壯,表現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張煌言與岳飛、于謙并稱“西湖三杰”。清國史館為其立傳,《明史》有傳。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謚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
? 張煌言的詩(334篇) 〕
清代:
陸錫熊
鯉魚風起江濤惡,昨夜郎船何處泊。武昌遙望天上頭,客夢況隔巴江秋。
杜鵑不解催歸去,處處征帆送津樹。日落黃陵古廟煙,秋風那顧客衣穿。
鯉魚風起江濤惡,昨夜郎船何處泊。武昌遙望天上頭,客夢況隔巴江秋。
杜鵑不解催歸去,處處征帆送津樹。日落黃陵古廟煙,秋風那顧客衣穿。
宋代:
王安中
淵明苦長饑,中年求一官。歸來蒔松菊,頗覺生理難。
我恐須出仕,未出心已寒。好謝山巨源,作吏廢游觀。
淵明苦長饑,中年求一官。歸來蒔松菊,頗覺生理難。
我恐須出仕,未出心已寒。好謝山巨源,作吏廢遊觀。
:
郭印
草木藏春柳報先,誰將蒼馭快如鞭。
夜中一雨知無價,陌上三農慶有年。
草木藏春柳報先,誰將蒼馭快如鞭。
夜中一雨知無價,陌上三農慶有年。
:
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
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
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雲。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
宋代:
陳紀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
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總緣愁。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
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總緣愁。
清代:
屈大均
當年設帨雁門關,代北諸軍盡解顏。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
當年設帨雁門關,代北諸軍盡解顔。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