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龍門行樂圖
[明代]:解縉
龍門山高插天起,龍門水清深見底。大風吼雪翻銀濤,天上火云燒赤尾。
東連螺浦西釣臺,三十六灣相縈回。白晝彷佛號春雷,怪石如龍云作堆。
南陽公子好瀟灑,行樂向此龍門下。錦囊繡袱綠瑤琴,紫裘烏帽玉驄馬。
有時躋險躡崔嵬,洞觀波浪胸懷開。小姑二山不盈尺,鄱陽一水大如杯。
興來長嘯山下去,自覺精華與神遇。酒酣握筆賦歸歟,颯沓吟箋有神助。
信知出處非尋常,九苞之鳳巢梧崗。天子龍門異巖穴,何日攜手入廟廊。
龍門山高插天起,龍門水清深見底。大風吼雪翻銀濤,天上火雲燒赤尾。
東連螺浦西釣臺,三十六灣相縈回。白晝彷佛號春雷,怪石如龍雲作堆。
南陽公子好瀟灑,行樂向此龍門下。錦囊繡袱綠瑤琴,紫裘烏帽玉驄馬。
有時躋險躡崔嵬,洞觀波浪胸懷開。小姑二山不盈尺,鄱陽一水大如杯。
興來長嘯山下去,自覺精華與神遇。酒酣握筆賦歸歟,颯沓吟箋有神助。
信知出處非尋常,九苞之鳳巢梧崗。天子龍門異巖穴,何日攜手入廟廊。
唐代·解縉的簡介
解縉(1369年-1415年),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務。解縉以才高好直言為人所忌,屢遭貶黜,終以“無人臣禮”下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贈朝議大夫,謚文毅。
...〔
? 解縉的詩(266篇) 〕
明代:
釋函是
菊花開燦爛,溪水日潺湲。不睹黃云暗,焉知白露繁。
稻粱遲社燕,茗盌對山村。回首成衰邁,還應望石門。
菊花開燦爛,溪水日潺湲。不睹黃雲暗,焉知白露繁。
稻粱遲社燕,茗盌對山村。回首成衰邁,還應望石門。
:
林朝崧
負篋諸孫遠,神山望眼中。高樓花萼感,俗物馬牛風。
健飯不知老,佯癡久作翁。關懷唯一事,百歲樹人功。
負篋諸孫遠,神山望眼中。高樓花萼感,俗物馬牛風。
健飯不知老,佯癡久作翁。關懷唯一事,百歲樹人功。
宋代:
劉才邵
不將簾幕掛檐唇,欲聽飛霙點繡茵。門外湖山元早白,醉中笑語不嫌真。
爐煙盡日飄香霧,茗盌侵湯攪玉塵。莫怪更深寒力減,瑤墀今日布王春。
不將簾幕掛檐唇,欲聽飛霙點繡茵。門外湖山元早白,醉中笑語不嫌真。
爐煙盡日飄香霧,茗盌侵湯攪玉塵。莫怪更深寒力減,瑤墀今日布王春。
明代:
張萱
云凈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秋。
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十二樓。
雲淨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秋。
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十二樓。
宋代:
林希逸
鄉閭扶杖久,早歲譽兵間。誰信白頭叟,能柔赤腳蠻。
人言勞不報,公有道能閒。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
鄉閭扶杖久,早歲譽兵間。誰信白頭叟,能柔赤腳蠻。
人言勞不報,公有道能閒。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
宋代:
王安石
今年鐘山南,隨分作園囿。鑿池搆吾廬,碧水寒可漱。
溝西雇丁壯,擔土為培塿。扶疏三百株,蒔梀最高茂。
今年鐘山南,隨分作園囿。鑿池搆吾廬,碧水寒可漱。
溝西雇丁壯,擔土為培塿。扶疏三百株,蒔梀最高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