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建興渚示到陸二黃門詩
[南北朝]:劉孝綽
扁舟去平樂,還顧極川梁。猶聞棗下吹,尚識杏間堂。
洛橋分曲渚,官寺隱回塘。客行裁跬步,即事已多傷。
況復(fù)千馀里,悲心未遽央。
扁舟去平樂,還顧極川梁。猶聞棗下吹,尚識杏間堂。
洛橋分曲渚,官寺隱回塘。客行裁跬步,即事已多傷。
況複千馀裡,悲心未遽央。
唐代·劉孝綽的簡介
(481—539)南朝梁彭城人,本名冉,字孝綽,小字阿士。七歲能文,年十四,代父起草詔誥,號“神童”。梁武帝天監(jiān)初,起家著作佐郎。后遷尚書水部郎。作詩得武帝嗟賞。累擢秘書丞,廷尉卿。被到洽所劾,免官。位終秘書監(jiān)。
...〔
? 劉孝綽的詩(66篇) 〕
明代:
陳璉
海子?xùn)|頭海子橋,闌干幾曲琢瓊瑤。芰荷葉老香猶在,楊柳條長翠未消。
公子錦衣金勒馬,佳人紅袖木蘭橈。太平風(fēng)景今尤盛,滿耳歌聲雜鳳簫。
海子?xùn)|頭海子橋,闌幹幾曲琢瓊瑤。芰荷葉老香猶在,楊柳條長翠未消。
公子錦衣金勒馬,佳人紅袖木蘭橈。太平風(fēng)景今尤盛,滿耳歌聲雜鳳簫。
宋代:
劉黻
久靜還思動,離觴江上斟。
文章關(guān)世道,科目壞人心。
久靜還思動,離觴江上斟。
文章關(guān)世道,科目壞人心。
宋代:
蘇轍
積因得果通三世,臨老長閑自一時。
久爾觀心終未悟,偶然見道了無疑。
積因得果通三世,臨老長閑自一時。
久爾觀心終未悟,偶然見道了無疑。
宋代:
韓淲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討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
翁留觴酌時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討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
翁留觴酌時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
明代:
皇甫汸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花因解語艷,山入畫眉顰。
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tài)新。坐令幽谷里,無夜不生春。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花因解語豔,山入畫眉顰。
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tài)新。坐令幽谷裡,無夜不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