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
[清代]:譚嗣同
古來形家者流談山水,云皆源于西北委于東。三條飛舞趨大海,山筋水脈交相通。
我謂水之流兮,始分而終合,夫豈山之峙兮,愈歧而愈弱。
吁嗟乎,水則東入不極之滄溟,山則西出無邊之沙漠。
錯亙乾坤萃兩隅,氣象縱橫浩寥霩。昔我持此言,密默不敢論。
足跡遍隴石,了了識本原。隴石之山崛然起,號召峰巒俱至此。
東南培塿小于拳,雜沓西行萬馀里。漸行漸巨化為一,恍若朝宗匯群水。
其上寬廣不可計,肉張骨大狀殊異。欲斷不斷勢相蹙,誰信人間猶有地。
譬如亡秦以上之文章,鼓蕩寥天仗真氣。不復矜言小波磔,橫空一往茫無際。
策我馬,曳我裳,天風終古吹瑯瑯。何當直上昆侖巔,曠觀天下名山萬疊來蒼茫。
山蒼茫,有終止。吁嗟乎,山之終兮水之始。
古來形家者流談山水,雲皆源于西北委于東。三條飛舞趨大海,山筋水脈交相通。
我謂水之流兮,始分而終合,夫豈山之峙兮,愈歧而愈弱。
籲嗟乎,水則東入不極之滄溟,山則西出無邊之沙漠。
錯亙乾坤萃兩隅,氣象縱橫浩寥霩。昔我持此言,密默不敢論。
足跡遍隴石,了了識本原。隴石之山崛然起,號召峰巒俱至此。
東南培塿小于拳,雜沓西行萬馀裡。漸行漸巨化為一,恍若朝宗彙群水。
其上寬廣不可計,肉張骨大狀殊異。欲斷不斷勢相蹙,誰信人間猶有地。
譬如亡秦以上之文章,鼓蕩寥天仗真氣。不複矜言小波磔,橫空一往茫無際。
策我馬,曳我裳,天風終古吹瑯瑯。何當直上昆侖巔,曠觀天下名山萬疊來蒼茫。
山蒼茫,有終止。籲嗟乎,山之終兮水之始。
唐代·譚嗣同的簡介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漢族,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殺,年僅三十三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
...〔
? 譚嗣同的詩(56篇) 〕
明代:
林俊
海山屈蟠樹如織,寶甕金莖露猶滴。一度春風一度花,如此風光那會得。
武陵天臺云錦堆,禹糧堯韭同蒼苔。伐毛洗髓即年歲,對花食實能幾回。
海山屈蟠樹如織,寶甕金莖露猶滴。一度春風一度花,如此風光那會得。
武陵天臺雲錦堆,禹糧堯韭同蒼苔。伐毛洗髓即年歲,對花食實能幾回。
明代:
藍仁
空山寂寂守巖扃,獨鶴棲棲傍草亭。曉鏡又催霜雪白,秋衣不換芰荷青。
仙人住處多栽藥,野老來時或負苓。同氣凋零衰朽在,百年光景似晨星。
空山寂寂守巖扃,獨鶴棲棲傍草亭。曉鏡又催霜雪白,秋衣不換芰荷青。
仙人住處多栽藥,野老來時或負苓。同氣凋零衰朽在,百年光景似晨星。
宋代:
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願百金易。
:
劉崧
莫嘆飄零萬里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
雁度石門云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
莫歎飄零萬裡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
雁度石門雲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
:
熊盛元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