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
[唐代]:陳陶
仿佛三株植世間,風光滿地赤城閑。
無因秉燭看奇樹,長伴劉公醉玉山。
海曲春深滿郡霞,越人多種刺桐花。
可憐虎竹西樓色,錦帳三千阿母家。
石氏金園無此艷,南都舊賦乏靈材。
只因赤帝宮中樹,丹鳳新銜出世來。
猗猗小艷夾通衢,晴日熏風笑越姝。
只是紅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滿中都。
不勝攀折悵年華,紅樹南看見海涯。
故國春風歸去盡,何人堪寄一枝花。
赤帝常聞海上游,三千幢蓋擁炎州。
今來樹似離宮色,紅翠斜欹十二樓。
仿佛三株植世間,風光滿地赤城閑。
無因秉燭看奇樹,長伴劉公醉玉山。
海曲春深滿郡霞,越人多種刺桐花。
可憐虎竹西樓色,錦帳三千阿母家。
石氏金園無此豔,南都舊賦乏靈材。
隻因赤帝宮中樹,丹鳳新銜出世來。
猗猗小豔夾通衢,晴日熏風笑越姝。
隻是紅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滿中都。
不勝攀折悵年華,紅樹南看見海涯。
故國春風歸去盡,何人堪寄一枝花。
赤帝常聞海上遊,三千幢蓋擁炎州。
今來樹似離宮色,紅翠斜欹十二樓。
唐代·陳陶的簡介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
? 陳陶的詩(122篇) 〕
宋代:
畢仲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御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禦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明代:
王虞鳳
新興蛾髻如盂。插金鵝。點點薔薇香露、沁牙梳。
勻面罷,呼女伴,坐氍歈。又向綠窗深處、賭樗蒲。
新興蛾髻如盂。插金鵝。點點薔薇香露、沁牙梳。
勻面罷,呼女伴,坐氍歈。又向綠窗深處、賭樗蒲。
清代:
屈大均
寡婦得丹穴,禮抗萬乘君。百尺懷清臺,煌煌巴水濱。
丈夫無貨財,為德將何因。觀時得權變,白圭誠智人。
寡婦得丹穴,禮抗萬乘君。百尺懷清臺,煌煌巴水濱。
丈夫無貨財,為德將何因。觀時得權變,白圭誠智人。
明代:
區大相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
搖落難為歡,芳游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
搖落難為歡,芳遊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
:
劉崧
群木颯蕭蕭,虛堂坐寂寥。秋聲方永夜,月色自中宵。
目倦青編過,眠遲絳蠟消。平生江海志,及此嘆飄搖。
群木颯蕭蕭,虛堂坐寂寥。秋聲方永夜,月色自中宵。
目倦青編過,眠遲絳蠟消。平生江海志,及此歎飄搖。
宋代:
李廌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