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問臺灣土風者以此答之
[清代]:韓必昌
瀛壖久已沾聲教,耕鑿共安飲食天。漁火紅搖官渡月,樵擔綠破雉墻煙。
誰沉鐵網將奇采,空把靈犀向海燃。夜夜花村雞犬散,太平時世任高眠。
瀛壖久已沾聲教,耕鑿共安飲食天。漁火紅搖官渡月,樵擔綠破雉牆煙。
誰沉鐵網將奇采,空把靈犀向海燃。夜夜花村雞犬散,太平時世任高眠。
唐代·韓必昌的簡介
韓必昌,臺南人。清乾隆六十年間(1795)歲貢生,以守城有功,加六品銜,選武平縣導。嘉慶二年(1797),鳩資改建文昌閣,方志上多載其鋪橋造路之事跡。嘉慶十年、十一年間(1805~1806),蔡牽入鹿耳門時,曾募義民守城,十二年(1807)參與《續修臺灣縣志》。
...〔
? 韓必昌的詩(3篇) 〕
宋代:
袁去華
曉鑒燕脂拂紫綿。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靜,沈水裊殘煙。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傳。無端風絮,飛到繡床邊。
曉鑒燕脂拂紫綿。未忺梳掠髻雲偏。日高人靜,沈水裊殘煙。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傳。無端風絮,飛到繡床邊。
:
陳振家
大乖時命一吟徒,自繪丘山小隱圖。喬木環遮天似蓋,清溪斜繞水成弧。
鋁鍋可煮三餐飯,茅舍能容六尺軀。塵外悠悠消歲月,者番不學杞人愚。
大乖時命一吟徒,自繪丘山小隱圖。喬木環遮天似蓋,清溪斜繞水成弧。
鋁鍋可煮三餐飯,茅舍能容六尺軀。塵外悠悠消歲月,者番不學杞人愚。
明代:
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南旺山河是舊遊,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明代:
皇甫汸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花因解語艷,山入畫眉顰。
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新。坐令幽谷里,無夜不生春。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花因解語豔,山入畫眉顰。
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新。坐令幽谷裡,無夜不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