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閭丘莘叟中秋玩月
[宋代]:吳芾
平生愛明月,夜坐長忘眠。
每見冰輪上,兩足先跰躚。
清賞意未足,常恐云油然。
老來有余興,猶不減少年。
今歲值秋半,一醉擬流連。
無何山雨來,不見觚棱圓。
尚意閏余夕,百分棹觥船。
居然遂此愿,使我喜欲顛。
引滿對清影,席地仍幕天。
豈知賢伯仲,亦愛此嬋娟。
與我嗜好同,清夜聳詩肩。
此景已買斷,初不用一錢。
況復有佳句,還與月爭妍。
愧我無好語,濫繼聯珠篇。
平生愛明月,夜坐長忘眠。
每見冰輪上,兩足先跰躚。
清賞意未足,常恐雲油然。
老來有餘興,猶不減少年。
今歲值秋半,一醉擬流連。
無何山雨來,不見觚棱圓。
尚意閏餘夕,百分棹觥船。
居然遂此願,使我喜欲顛。
引滿對清影,席地仍幕天。
豈知賢伯仲,亦愛此嬋娟。
與我嗜好同,清夜聳詩肩。
此景已買斷,初不用一錢。
況複有佳句,還與月爭妍。
愧我無好語,濫繼聯珠篇。
唐代·吳芾的簡介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
? 吳芾的詩(818篇) 〕
明代:
王紱
東風無處不陽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獨含憔悴色,多應不樂近囂塵。
東風無處不陽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獨含憔悴色,多應不樂近囂塵。
宋代:
陸游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
我老正須閑處著,白云一半肯分無?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
我老正須閑處著,白雲一半肯分無?
明代:
黃省曾
去年愁里客京華,今日逢期不在家。桂醴蘭肴□里奠,遙懸淚眼灑天涯。
去年愁裡客京華,今日逢期不在家。桂醴蘭肴□裡奠,遙懸淚眼灑天涯。
唐代:
貫休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
掣電浮云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裡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
掣電浮雲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隻有松根與柏槎。
:
吳儼
白屋無遺業,青年自立家。眾皆稱汝儉,我獨惡人奢。
客到惟供茗,春來不種花。有田仍負郭,著意樹桑麻。
白屋無遺業,青年自立家。衆皆稱汝儉,我獨惡人奢。
客到惟供茗,春來不種花。有田仍負郭,著意樹桑麻。
:
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脈,圣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大道古今一脈,聖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隻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