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鄰幾館宿觀伯鎮(zhèn)題壁有作
[宋代]:韓維
城南飲騎散,君赴蓬山廬。
禁門肅清夜,飛閣何渠渠。
深沉漏下始,蕭颯雨氣馀。
俯仰河漢明,高情邈沖虛。
獨懷同舍郎,被命分左魚。
得州東南勝,繞郭生芙蕖。
苦嗟已留滯,三歲紛塵裾。
人生固不一,理亦相乘除。
或彼有所近,或此亦以疏。
馮唐匿郎署,白首常晏如。
方朔雖金門,避世等樵漁。
古來守道者,期不忘厥初。
但愿飲酒間,時讀古人書。
城南飲騎散,君赴蓬山廬。
禁門肅清夜,飛閣何渠渠。
深沉漏下始,蕭颯雨氣馀。
俯仰河漢明,高情邈沖虛。
獨懷同舍郎,被命分左魚。
得州東南勝,繞郭生芙蕖。
苦嗟已留滯,三歲紛塵裾。
人生固不一,理亦相乘除。
或彼有所近,或此亦以疏。
馮唐匿郎署,白首常晏如。
方朔雖金門,避世等樵漁。
古來守道者,期不忘厥初。
但願飲酒間,時讀古人書。
唐代·韓維的簡介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后閉門不仕。仁宗時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知通進銀臺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fù)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
? 韓維的詩(729篇) 〕
:
許月卿六
雪瀏瀏時逢曉日,水粼粼處識春風(fēng)。
天公留取峰頭雪,與作人間別樣春。
雪瀏瀏時逢曉日,水粼粼處識春風(fēng)。
天公留取峰頭雪,與作人間別樣春。
宋代:
畢仲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jié),哀纏六尺輿。御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jié),哀纏六尺輿。禦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唐代:
崔鶯鶯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zhuǎn)千回懶下床。
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zhuǎn)千回懶下床。
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宋代:
葛立方
破紐絕絡(luò)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y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nèi)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破紐絕絡(luò)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y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nèi)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明代:
皇甫汸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yōu)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yīng)熟,散金惟欲會鄉(xiāng)人。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yōu)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yīng)熟,散金惟欲會鄉(xiāng)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