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
[元代]:張翥
朝為堂堂吟,暮為堂堂謳。堂堂徒爾奇,堂堂徒爾憂。
不見膏與蘭,煎燔祗自休。勿以不遇故,棄捐經與史。
勿以勢利故,棄捐廉與恥。勿以行役故,棄捐山與水。
謂夜未遽央,已復明星明。仰視何煌煌,白露忽沾裳。
懷人攪余心,何以勿永傷。江北亦為客,江南亦為客。
為客多偪兀,何以安所適。上有君與親,下有妻與息。
在山則種榆,在隰則種蒲。馬牛必維婁,舟航必繻袽。
富貴富貴友,貧賤貧賤徒。歲月來者多,江湖逝者遠。
所得不可逝,所期不可返。幸此世累輕,歸去衡門偃。
朝為堂堂吟,暮為堂堂謳。堂堂徒爾奇,堂堂徒爾憂。
不見膏與蘭,煎燔祗自休。勿以不遇故,棄捐經與史。
勿以勢利故,棄捐廉與恥。勿以行役故,棄捐山與水。
謂夜未遽央,已複明星明。仰視何煌煌,白露忽沾裳。
懷人攪餘心,何以勿永傷。江北亦為客,江南亦為客。
為客多偪兀,何以安所適。上有君與親,下有妻與息。
在山則種榆,在隰則種蒲。馬牛必維婁,舟航必繻袽。
富貴富貴友,貧賤貧賤徒。歲月來者多,江湖逝者遠。
所得不可逝,所期不可返。幸此世累輕,歸去衡門偃。
唐代·張翥的簡介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
? 張翥的詩(537篇) 〕
:
張羽(鳳舉)
猶是行春隊里仙,聞名未勝見時賢。交從暇日酬知己,飲托雄文紀盛筵。
出郭圖書留近驛,隔江燈火候歸船。送君便重思前度,不道長安遠日邊。
猶是行春隊裡仙,聞名未勝見時賢。交從暇日酬知己,飲托雄文紀盛筵。
出郭圖書留近驛,隔江燈火候歸船。送君便重思前度,不道長安遠日邊。
宋代:
陸文圭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
只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
隻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
宋代:
釋慧空
說圓不覺拖泥水,立悟分明落二三。要得不移毫發許,寶云山里寶云庵。
說圓不覺拖泥水,立悟分明落二三。要得不移毫發許,寶雲山裡寶雲庵。
:
弘歷
先漏春光如自喜,蘄留秋色了無愁。如何卉里孤高種,也做偷寒送暖流。
先漏春光如自喜,蘄留秋色了無愁。如何卉裡孤高種,也做偷寒送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