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懷寄杜原父二首 其二
[元代]:楊載
遙望山下云,旦起迷群岫。老鶴巢其中,縹緲標末構。
長鳴對秋月,鳴罷復俯咮。散入墟落間,聞者莫能究。
顧惟云外客,娛心飲醇酎。于此何如哉?吾亦有所遘。
往來常泛舟,溯流浙江上。是時秋風高,濤水日夕壯。
瞬息踰百里,猛捷莫可狀。倚船縱觀久,力可騎鯨況。
顧謂吾友言,為樂頗豪放。斟酌尊中酒,懷抱益虛曠。
常從山中游,實愛巖谷幽。長松蔭泉水,四時清如秋。
佇立輒良久,忽欲忘其儔。吾聞古來人,山居多名流。
此語或可信,市朝安得留。
遙望山下雲,旦起迷群岫。老鶴巢其中,縹緲標末構。
長鳴對秋月,鳴罷複俯咮。散入墟落間,聞者莫能究。
顧惟雲外客,娛心飲醇酎。于此何如哉?吾亦有所遘。
往來常泛舟,溯流浙江上。是時秋風高,濤水日夕壯。
瞬息踰百裡,猛捷莫可狀。倚船縱觀久,力可騎鯨況。
顧謂吾友言,為樂頗豪放。斟酌尊中酒,懷抱益虛曠。
常從山中遊,實愛巖谷幽。長松蔭泉水,四時清如秋。
佇立輒良久,忽欲忘其儔。吾聞古來人,山居多名流。
此語或可信,市朝安得留。
唐代·楊載的簡介
楊載(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詩人,與虞集、范梈、揭傒斯齊名,并稱為“元詩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延祐二年進士,授承務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楊載文名頗大,文章以氣為主,詩作含蓄,頗有新的意境。
...〔
? 楊載的詩(181篇) 〕
:
沈鍊
玉沉當自見,珠去有時還。劉曜乃何人,隱居管涔山。
童子持寶劍,再拜揚玉顏。致辭且敬獻,留佩聲潺潺。
玉沉當自見,珠去有時還。劉曜乃何人,隱居管涔山。
童子持寶劍,再拜揚玉顔。緻辭且敬獻,留佩聲潺潺。
明代:
陳履
酌酒英州道,臨風淚滿裾。南還難舍汝,北去重愁予。
祇為微名累,翻令定省疏。季方應念此,晨夕奉興居。
酌酒英州道,臨風淚滿裾。南還難舍汝,北去重愁予。
祇為微名累,翻令定省疏。季方應念此,晨夕奉興居。
清代:
李周南
暢好晴光感不勝,遠游客等在家僧。生憎白發頻窺鏡,盼到黃昏早試鐙。
久坐茶香濃似酒,苦吟詩瘦冷于冰。春來何事關情甚,兩度松楸掃未曾。
暢好晴光感不勝,遠遊客等在家僧。生憎白發頻窺鏡,盼到黃昏早試鐙。
久坐茶香濃似酒,苦吟詩瘦冷于冰。春來何事關情甚,兩度松楸掃未曾。
:
謝晉
青蔥樹隱赤闌橋,浦溆人家望望遙。開過桃花春浪暖,閑看翡翠戲蘭苕。
青蔥樹隱赤闌橋,浦溆人家望望遙。開過桃花春浪暖,閑看翡翠戲蘭苕。
宋代:
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