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門寺
[宋代]: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浩然遶城歸,羸馬琢妙句。
宿草被荒丘,寒榛軼驚兔。
昔我懷登臨,歲晏屬凝冱。
茲游愜于愿,春仲忽云暮。
杖策升翠麓,喟嘆憐老步。
冠云得危亭,臨世濯凡趣。
蒿薺俯青林,繡繪辨紅樹。
他山照寸碧,迂江泫曦露。
我生老憂患,胸次貯百慮。
寓目宇宙間,猛省忘外慕。
前瞻萬松嶺,翠壁屹相顧。
輕飚觸纖柯,虛籟森已度。
甓道繞危巔,爽氣襲籃轝。
傳聞古道場,臺殿若鱗布。
日者一昔災,楹棟皆若炬。
壞垣積煨燼,況乃金碧處。
山僧勤樸斲,堂構略已具。
童奴一萬指,役作供指呼。
當有鬼運牐,變現助持護。
蹇予藏史後,道骨天所付。
一為功名想,悮落塵土污。
華顛發先縞,黧面顏色故。
惟有炯炯心,從昔常自悟。
會當借巖谷,投老寄冠屨。
吹云飯青精,煮石羹白芋。
神游八極表,諷誦大人賦。
鹍鵬或圖南,為子閬風御。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塗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裡,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浩然遶城歸,羸馬琢妙句。
宿草被荒丘,寒榛軼驚兔。
昔我懷登臨,歲晏屬凝冱。
茲遊愜于願,春仲忽雲暮。
杖策升翠麓,喟歎憐老步。
冠雲得危亭,臨世濯凡趣。
蒿薺俯青林,繡繪辨紅樹。
他山照寸碧,迂江泫曦露。
我生老憂患,胸次貯百慮。
寓目宇宙間,猛省忘外慕。
前瞻萬松嶺,翠壁屹相顧。
輕飚觸纖柯,虛籟森已度。
甓道繞危巔,爽氣襲籃轝。
傳聞古道場,臺殿若鱗布。
日者一昔災,楹棟皆若炬。
壞垣積煨燼,況乃金碧處。
山僧勤樸斲,堂構略已具。
童奴一萬指,役作供指呼。
當有鬼運牐,變現助持護。
蹇予藏史後,道骨天所付。
一為功名想,悮落塵土污。
華顛發先縞,黧面顔色故。
惟有炯炯心,從昔常自悟。
會當借巖谷,投老寄冠屨。
吹雲飯青精,煮石羹白芋。
神遊八極表,諷誦大人賦。
鹍鵬或圖南,為子閬風禦。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明代:
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裡,萬峰青接水邊城。
明代:
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
俞得鯉
曲路重關小有天,招招酒旆解留仙。荒城古塔凌霄漢,古樹層臺薄晚煙。
燈火前街人似沸,雞聲寒店夜如年。千般總是征途味,留得霜華到鬢邊。
曲路重關小有天,招招酒旆解留仙。荒城古塔淩霄漢,古樹層臺薄晚煙。
燈火前街人似沸,雞聲寒店夜如年。千般總是征途味,留得霜華到鬢邊。
唐代:
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
衛宗武
故人未到欠詩催,才到九山云為開。
野鶴正思尋老伴,盟鷗亦競喜朋來。
故人未到欠詩催,才到九山雲為開。
野鶴正思尋老伴,盟鷗亦競喜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