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常山趙忠簡公墓
[元代]:吳師道
客行常山道,溪駃波沄沄。溯流睇崇岡,問是丞相墳。
舍舟步榛翳,隧道不復(fù)分。石麟已零落,宰樹何披紛。
其傍曾玄居,混跡隨耕耘。亦有顯仕者,遠(yuǎn)去忘榆枌。
長吏類俗流,但識期會勤。葺治禁樵采,此事今無聞。
堂堂中興烈,忠正而德文。禍胎偃月奸,冤魄炎海氛。
凄涼槥車還,倉卒書疏焚。誰知尉職卑,乃能杜使君。
蒼天佑賢俊,微爾幾空群。興懷慨前事,空山黯愁云。
咸陽骨安在,唾罵奚足云。騎箕儼天上,千載彌清芬。
客行常山道,溪駃波沄沄。溯流睇崇岡,問是丞相墳。
舍舟步榛翳,隧道不複分。石麟已零落,宰樹何披紛。
其傍曾玄居,混跡隨耕耘。亦有顯仕者,遠(yuǎn)去忘榆枌。
長吏類俗流,但識期會勤。葺治禁樵采,此事今無聞。
堂堂中興烈,忠正而德文。禍胎偃月奸,冤魄炎海氛。
凄涼槥車還,倉卒書疏焚。誰知尉職卑,乃能杜使君。
蒼天佑賢俊,微爾幾空群。興懷慨前事,空山黯愁雲(yún)。
鹹陽骨安在,唾罵奚足雲(yún)。騎箕儼天上,千載彌清芬。
唐代·吳師道的簡介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xué)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xué)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jìn)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yùn)。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xué)自任,晚年益精于學(xué),剖析精嚴(yán)。
...〔
? 吳師道的詩(129篇) 〕
明代:
黃仲昭
瀟灑林亭僅數(shù)椽,包羅風(fēng)景迥無邊。夜來微雨兼秋至,徹骨清寒疑欲仙。
瀟灑林亭僅數(shù)椽,包羅風(fēng)景迥無邊。夜來微雨兼秋至,徹骨清寒疑欲仙。
清代:
柳是
風(fēng)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臺勝已并。只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
雙凌芍藥階前艷,并照莢蓉幕里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fā)倍含情。
風(fēng)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臺勝已并。隻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
雙淩芍藥階前豔,并照莢蓉幕裡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fā)倍含情。
:
弘歷
招提湖北角,閱武便曾過。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
客心惜頹廢,僧意冀檀那。欲擬從其愿,民財慮費(fèi)多。
招提湖北角,閱武便曾過。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
客心惜頹廢,僧意冀檀那。欲擬從其願,民財慮費(fèi)多。
明代:
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fēng)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芳春驟青驪,遨遊楚江濱。道旁若堂封,雲(yún)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fēng)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清代:
屈大均
被發(fā)臥盤石,紅顏朝日光。有鸞自歌舞,不嫁長沙王。
被發(fā)臥盤石,紅顔朝日光。有鸞自歌舞,不嫁長沙王。
明代:
徐渭
頸則長,喙則鳥。膽罷縣,吳為沼。吳膽先,王膽后。人知之,謂王踵其報。
嗟嗟王將奈何。膽與矢,嘗孰難。王兼嘗,吳以殲。王若辛,孰肥甘。
頸則長,喙則鳥。膽罷縣,吳為沼。吳膽先,王膽後。人知之,謂王踵其報。
嗟嗟王將奈何。膽與矢,嘗孰難。王兼嘗,吳以殲。王若辛,孰肥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