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夏山挽詞 其五
[明代]:文徵明
驄馬使君前建守,仁恩十載兩回施。武夷山下棠千樹,盡是張公去后思。
驄馬使君前建守,仁恩十載兩回施。武夷山下棠千樹,盡是張公去後思。
唐代·文徵明的簡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
? 文徵明的詩(506篇) 〕
近現代:
劉咸滎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嘆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墻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歎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牆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明代:
何景明
公主山亭在,元戎小隊回。碧沙沾細雨,白日映輕雷。
已并花邊駿,難孤竹下杯。良宵可乘興,歸騎莫頻催。
公主山亭在,元戎小隊回。碧沙沾細雨,白日映輕雷。
已并花邊駿,難孤竹下杯。良宵可乘興,歸騎莫頻催。
唐代:
鄭谷
枯桑河上村,寥落舊田園。少小曾來此,悲涼不可言。
訪鄰多指冢,問路半移原。久歉家僮散,初晴野薺繁。
枯桑河上村,寥落舊田園。少小曾來此,悲涼不可言。
訪鄰多指冢,問路半移原。久歉家僮散,初晴野薺繁。
:
多隆阿
征鞭遙指客匆匆,三疊陽關曲未終。在道惟依識途馬,此生原似印泥鴻。
姑留冷面辭春酒,敢把冰心告夏蟲。借問高翔千仞鳳,待時可許信天翁。
征鞭遙指客匆匆,三疊陽關曲未終。在道惟依識途馬,此生原似印泥鴻。
姑留冷面辭春酒,敢把冰心告夏蟲。借問高翔千仞鳳,待時可許信天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