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書所見
[清代]:劉鶚
天歷二載春客燕,河清海晏消戈鋋。上林四月風(fēng)日妍,乘輿思樂游龍船。
鳳輦并駕花云軿,騎麟翳鳳驂群仙。鸞旂屬車相后先,牙檣錦纜相蟬聯(lián)。
萬馬雜遝蒙錦韉,千官扈從控紫弦。和風(fēng)不動舟徐牽,瓊童玉女歌采蓮。
黃門傳宣奏鈞天,龍伯國人夜不眠。金支翠旆千花鈿,光怪出沒明遙川。
紅云翠霧覆錦筵,青鳥飛去當(dāng)?shù)矍啊U湫哂袷沉_紛駢,駝峰駱乳繁馨鮮。
御爐紫煙浮龍涎,金甌璚液凝醴泉。才人歌舞爭取憐,南金蜀錦輕棄捐。
龍顏一笑春八埏,臣子拜舞呼萬年。嗚呼!吾皇圣智軼漢宣,但恨子虛之賦,無一能為君王傳。
天曆二載春客燕,河清海晏消戈鋋。上林四月風(fēng)日妍,乘輿思樂遊龍船。
鳳輦并駕花雲(yún)軿,騎麟翳鳳驂群仙。鸞旂屬車相後先,牙檣錦纜相蟬聯(lián)。
萬馬雜遝蒙錦韉,千官扈從控紫弦。和風(fēng)不動舟徐牽,瓊童玉女歌采蓮。
黃門傳宣奏鈞天,龍伯國人夜不眠。金支翠旆千花鈿,光怪出沒明遙川。
紅雲(yún)翠霧覆錦筵,青鳥飛去當(dāng)?shù)矍啊U湫哂袷沉_紛駢,駝峰駱乳繁馨鮮。
禦爐紫煙浮龍涎,金甌璚液凝醴泉。才人歌舞爭取憐,南金蜀錦輕棄捐。
龍顔一笑春八埏,臣子拜舞呼萬年。嗚呼!吾皇聖智軼漢宣,但恨子虛之賦,無一能為君王傳。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yuǎn),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xué)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jīng)濟(jì)生產(chǎn),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xué)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qū)崿F(xiàn)太谷學(xué)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xué)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宋代:
李曾伯
皇天祚宋啟真儒,手鑰秦關(guān)鎮(zhèn)蜀都。
方策有之伊呂偶,規(guī)模如此漢詔無。
皇天祚宋啟真儒,手鑰秦關(guān)鎮(zhèn)蜀都。
方策有之伊呂偶,規(guī)模如此漢詔無。
:
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xiāng)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曆曆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xiāng)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明代:
釋函是
買斷青山長白云,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
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里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
買斷青山長白雲(yún),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
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裡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
宋代:
鄭獬
風(fēng)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
已過落花時節(jié)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風(fēng)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
已過落花時節(jié)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明代:
王澤
缺月耿初夕,荒寒野店開。松聲一枕落,茅屋萬山堆。
愁豈掃能去,春還遲不來。思親今夜夢,已近半程回。
缺月耿初夕,荒寒野店開。松聲一枕落,茅屋萬山堆。
愁豈掃能去,春還遲不來。思親今夜夢,已近半程回。
:
朱帆
依然天子共朝臣,青史何須辨?zhèn)握妗2幌蛏钌津?qū)虎豹,焉能高閣畫騏麟。
屠鷹烹狗非徒漢,焚籍坑儒豈獨秦。千古休提堯舜事,君王若個不愚民。
依然天子共朝臣,青史何須辨僞真。不向深山驅(qū)虎豹,焉能高閣畫騏麟。
屠鷹烹狗非徒漢,焚籍坑儒豈獨秦。千古休提堯舜事,君王若個不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