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轉歌》翻譯及注釋
七夕天河白露明。
八月濤水秋風驚。
樓中恒聞哀響曲。
塘上復有辛苦行。
不解何意悲秋氣。
直置無秋悲自生。
不怨前階促織鳴。
偏愁別路搗衣聲。
別燕差池自有返。
離蟬寂寞詎含情。
云聚懷情四望臺。
月冷相思九重觀。
欲題芍藥詩不成。
來采芙蓉花已散。
金樽送曲韓娥起。
玉柱調弦楚妃嘆。
翠眉結恨不復開。
寶鬢迎秋度前亂。
湘妃拭淚灑貞筠。
筴藥浣衣何處人。
步步香飛金薄履。
盈盈扇掩珊瑚唇。
已言采桑期陌上。
復能解佩就江濱。
競入華堂要花枕。
爭開羽帳奉華茵。
不惜獨眠前下釣。
欲許便作后來薪。
后來瞑瞑同玉床。
可憐顏色無比方。
誰能巧笑特窺井。
乍取新聲學繞梁。
宿處留嬌墮黃珥。
鏡前含笑弄明珰。
菤葹摘心心不盡。
茱萸折葉葉更芳。
已聞能歌洞簫賦。
詎是故愛邯鄲倡。
江總簡介
唐代·江總的簡介
江總(519~594)著名南朝陳大臣、文學家。字總持,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出身高門,幼聰敏,有文才。年十八,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參軍,遷尚書殿中郎。所作詩篇深受梁武帝賞識,官至太常卿。張纘、王筠、劉之遴,乃一時高才學士,皆對江總雅相推重,與之為忘年友。侯景之亂后,避難會稽,流寓嶺南,至陳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書侍郎。陳后主時,官至尚書令,故世稱“江令”。任上“總當權宰,不持政務,但日與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國政日頹,綱紀不立”(《陳書·江總傳》)。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滅陳,江總入隋為上開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蘇揚州)。
...〔 ? 江總的詩(14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