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孟民(1931年1月1日~2012年11月13日),浙江臨海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遺傳學家。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1931年1月1日,洪孟民出生于浙江臨海城關。兒時適逢戰火連年,洪孟民年紀輕輕就加入了逃難隊伍。
1945年,抗戰勝利,進南昌江南中學就讀高中。完成一年級學業后,才回到家鄉。可惜誤過了報考高中的時機。這時,他聽說天臺有兩所中學有高中,顧不上天熱一早就上路了。
1947年酷暑,在臨海通往天臺的山路上,行走著一位綠衣使者——郵遞員,作伴的是一“莧菜后生”。他肩上挑的一頭是被鋪,另一頭是書籍和日常用品。他們揮汗如雨,翻山越嶺,走了近百里路,才到達天臺縣城。后者,就是洪孟民。到天臺天已經漆黑,第二天去天臺中學,不巧也是報考已過。于是趕到玉湖洪村私立育青中學總部。經過一番口試,插班到二年級就讀。
1948年,洪孟民轉學到臨?;仄种袑W。
1949年7月,畢業于臨?;仄种袑W高中部,考入國立浙江大學理學院藥學系。
1952年,因院系調整隨藥學系轉到上海第一醫學院(今復旦大學)藥學院繼續學習。
1953年,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分配至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工作。
1956年至1960年,師從沈善炯先生攻讀研究生。
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的一些醫院中有抗藥性致病菌出現,給醫療工作帶來困難。洪孟民與同事們從臨床上收集了許多這種細菌,研究后證明這些菌株中均帶有可接合轉移的抗藥性質粒。在研究的同時,他們還與醫生合作,探討如何合理使用抗菌素以減少抗藥性致病菌在醫院中漫延的可能措施。
20世紀80年代初,農村反映養豬場流行仔豬黃痢病,其致病菌是一種產腸毒素的致病性大腸菌。洪孟民與同事們與畜牧專家合作,后研究出基因工程無毒疫苗給懷孕母豬免疫,仔豬吃了免疫母豬的初乳后,即獲得抗體,因此仔豬死亡率大大降低。
20世紀80年代中期,洪孟民與小組同事開始研究水稻蠟質基因的調控機制。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后改稱院士)。
1999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2年11月13日16時25分,洪孟民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逝世,享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