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資料簡介
莊小威,1972年1月出生于中國江蘇省如皋市,生物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1987年莊小威考進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91年19歲時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之后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1996年博士畢業后進入斯坦福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師從朱棣文;2001年進入哈佛大學任教,先后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5年被聘為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2006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雙學科正教授,并在哈佛大學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單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201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莊小威主要研究工作為發展和使用單分子生物學及生物成像技術以及超高分辨生物成像技術,用以研究體外及活細胞中生物分子及其分子組裝過程。
人物經歷
1972年,莊小威出生于中國江蘇省如皋市,小時候在江蘇如皋跟爺爺、奶奶生活了5年,5歲多被父母接到合肥中國科大,沒有上過幼兒園,直接上了科大附小二年級。初中時曾獲得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第一名,后被推薦到北京景山學校上了半年中國科大預備班。1985年,13歲時轉入離家較近的蘇州中學首屆中科大少年班預備班。1987年,以高考600多分的成績考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在校期間取得了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統計力學四大力學的滿分。1991年,19歲時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之后赴美留學,師從沈元壤。1996年,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97年,進入斯坦福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師從朱棣文,開始從事與化學、生物學科交叉的研究,做一些跟蹤分子行為的實驗。2001年,進入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物理系任教,先后擔任助理教授(2001-2005);副教授(2005-2006)。2003年,31歲的莊小威憑借研究單個分子特性的杰出才能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華人女科學家。2004年,被美國的《科技評論》雜志選為35歲以下的100名青年創新者。2005年3月,莊小威被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會從全美300多位提名人選出,在之后7年中獲得700萬美元的資助。2006年初,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雙學科正教授,是哈佛物理系和化學系少有的雙科教授,并在哈佛大學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單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2011年,獲得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學獎。2012年5月1日,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3年8月,入選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成為入選該計劃的第二位學者。2015年2月,因為發明了基于單分子熒光檢測的超高分辨率成像方法(STORM)而獲得美國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7年6月,獲得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頒發的倫納特·尼爾森獎。2018年10月,獲得2019年度生命科學突破獎。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在其官網上宣布了新入選的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莊小威入選正式成員。
科研成就
2006年,莊小威實驗室發明了基于單分子熒光檢測的超高分辨率成像方法,即隨機光學重建顯微法(STORM),并應用該方法實現三維超高分辨率成像。基于光化學機制,她的實驗室合成了超亮的可光控的染料及具有最佳性能的熒光蛋白,將分辨率進一步推進到幾納米,比光學衍射極限高近兩個量級。在此基礎上也發展了活細胞快速三維高分辨熒光成像。這一系列技術發展使得熒光顯微技術進入分子水平成像時代。全世界眾多實驗室采用了這些技術,而基于該技術的商用STORM顯微鏡已進入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的影像平臺和實驗室中,大大促進了生物醫學研究。2015年,莊小威領導研究團隊在《Science》雜志上發表單分子成像技術MERFISH(multiplexederror-robust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該技術可以在單細胞水平上實現空間分辨的高度多重化RNA分析,打破了目前的技術限制。莊小威帶領研究團隊發展超分辨率顯微鏡技術,識別個體病毒粒子進入細胞的機理,并用單分子技術從本質上研究核酸與蛋白的相互作用。她曾拍攝到單一枚感冒病毒如何影響一枚細胞,這是首次有科學家記錄到這一過程。莊小威的研究是要探明生物體系中單個分子或單個粒子的運動表現。莊小威創造性地將熒光光譜和顯微分析技術應用于單個分子,這種嶄新的物理手段,使得實時揭示復雜生物過程中的分子個體及其運動步驟成為可能,在單分子動力學、核酸與蛋白的相互作用、基因表達機制、細胞核病毒的相互作用等領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莊小威在《Nature》、《Science》、《Cell》、《NatureMethods》、《NatureBiology》、《Neuron》、《PNAS》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截止到2015年,她發表的論文他引超過12600次,最高單篇他引超過2000次。
個人生活
莊小威的父親莊禮賢、母親朱仁芝退休前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