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資料簡介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后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寧五年(1072)后,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元豐四年(1081),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六年(1083),卒于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謚為“文定”。
人物生平年幼聰慧
曾鞏祖上世代為學者,祖父曾致堯作過尚書戶部郎中,父親曾易占為太常博士。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非常強,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十二歲時,曾嘗試寫作《六論》,提筆立成,文辭很有氣魄。1032-1034年,曾鞏之父曾易占任泰州府如皋縣令(如皋文廟“名宦祠”有祀),因如皋學風淳正,胡瑗、王惟熙、王觀、王覿、王俊乂等皆學有大成,故曾易占將14歲的曾鞏帶來如皋,寄讀于中禪寺東廂房,曾鞏在如皋度過了兩個寒暑。到了二十歲,曾鞏名聲已傳播到四方。
結識良友
曾鞏18歲時(1037年),隨父赴京,以文相識王安石,結成摯友,登歐陽修之門以后,就向歐陽修推薦了王安石并。20歲入太學,上書歐陽修并獻《時務策》,此后,他不但認識了歐陽修,結交了王安石,而且已經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書信來往,投獻文章,議論時政,陳述為人處世的態度。自此名聞天下。但因其擅長策論,輕于應舉時文,故屢試不第。慶歷七年(1047年),其父去世,只好輟學回歸故里,侍奉繼母。曾鞏品性孝順父母,與兄弟友愛,父親去世后,他侍奉繼母無微不至,在家境衰敗,撫育四個弟弟、九個妹妹。嘉祐二年(1058年),歐陽修主持會試,堅持以古文、策論為主,詩賦為輔命題,曾鞏才與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進士第一。
任職歷程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任太平州(今安徽當涂縣)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北宋嘉佑五年(1060年),由歐陽修舉薦到京師當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理校出《戰國策》《說苑》《新序》《梁書》《陳書》《唐令》《李太白集》《鮑溶詩集》和《列女傳》等大量古籍,對歷代圖書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并撰寫了大量序文。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今浙江紹興)通判。這一年發生了饑荒,曾鞏就張貼告示曉諭所屬的各縣,勸說富人如實申報自己儲存的糧食,共有十五萬石,讓他們將這些糧食比照常平倉的價格稍稍提高一點后賣給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買到糧食,又不出家鄉,而且糧食有余。曾鞏又讓官府借給農民種子,讓他們隨秋季的賦稅一起償還,使得農事沒有耽誤。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后,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浙江省寧波市)、亳州等知州。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于政事,關心民生疾苦。他根據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實施。致力于平反冤獄、維護治安、打擊豪強、救災防疫、疏河架橋、設置驛館、修繕城池、興辦學校、削減公文、整頓吏治、廢除苛捐雜稅,深受群眾擁戴。
晚年生活
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改任滄州(今河北)知州,途經京城開封時,宋神宗召見。宋神宗對其“節約為理財之要”的建議大為贊賞,留任為三班院勾判。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朝廷認為曾鞏的史學能比得上士大夫,適宜掌管五朝史事。任為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四月,擢拜中書舍人。曾鞏述說年歲已老,望另選賢能。有《授中書舍人舉劉攽自代狀》,表示謙退。同年九月,曾鞏即遭母喪,因而罷職。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四月,曾鞏卒于江寧府(今江蘇南京),終年65歲。后葬于南豐源頭崇覺寺右。
個人作品
嘉佑四年(1059年),任太平州(今安徽當涂縣)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中而聞名。次年,由歐陽修舉薦到京師任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編校出《戰國策》《說苑》《新序》《梁書》《陳書》《唐令》《李太白集》、《鮑溶詩集》《列女傳》等古籍,并撰寫了大量序文。曾鞏一生用功讀書,家中藏書兩萬余卷,他一一加以校勘,至老不倦。又收集古今篆刻,編為《金石錄》500余卷。所著文集《元豐類稿》50卷現存于世,另有《續稿》40卷、《外集》10卷宋后亡佚。
著述
存世有《曾鞏集》《元豐類稿》《隆平集》等。其中《元豐類稿》50卷、《續元豐類稿》40卷、《外集》10卷流行于世。另外,他還著有《衛道錄》《大學稽中傳》《禮經類編》《雜職》《宋朝政要策》《詩經教考》等等。宋朝南渡后,《續稿》《外集》散佚不傳,今僅存《元豐類稿》50卷。又世傳《隆平集》30卷。
散文
《答李沿書》《與王向書》《回傅權書》《贈黎安二生序》《越州趙公救災記》《醒心亭記》《游山記》《道山亭》《辭中書舍人狀記》《戰國策目錄序》《宜黃縣學記》《墨池記》等。
詩歌
《胡使》《追租》《東軒小飲呈坐中》《人情》等。
書法
2016年5月15日,曾鞏傳世孤本《局事帖》在中國嘉德“大觀夜場”以一億三千萬元起拍,經多輪競價,最終以1.8億元落槌,加傭金2.07億成交。《局事帖》是迄今發現的一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傳世墨跡,為曾鞏62歲那年寫給同鄉故人的一封信,共124字,距今已有936年,曾被歷史上多位名人收藏,并經徐邦達考證著錄于《古書畫過眼要錄:津隋唐五代宋書法》。2009年,這件作品以1.0864億元成交,成為第一件過億的中國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