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稷(周始祖),姬姓,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縣),被尊為稷王(也稱作稷神)、農神、耕神、谷神。農耕始祖,五谷之神。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后稷為童時,好種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種谷物稼穡,教民耕種。堯舜之相,司農之神。后稷第一個建立糧食儲備庫和畎畝法,放糧救饑,賜百姓種子,被認為是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
《史記·周本紀》載:有邰氏之女姜嫄踩巨人腳印而生棄。稷是黃帝玄孫、帝嚳嫡長子。稷母名叫姜嫄,是帝嚳的元妃。父帝嚳,母姜嫄(“帝嚳有四妃,元妃姜嫄生后稷,同母弟曰臺璽”)。《山海經》:帝俊生后稷。稷少年時,被父母所棄。《詩經大雅生民》描述稷是踏著上帝腳印生存出來的,后被唐堯提攜為相。唐堯封后稷于有邰(今中國陜西省武功縣西南)。《竹書紀年》:“湯時大旱七年,煎沙爛石,天下作饑,后稷是始降百谷,烝民乃粒,萬邦作義”。又說“湯遭天旱七年,明德以薦,而旱不止,故遷社,是以周棄代為稷,欲遷句龍,而德莫繼,故作夏社”。又說“堯水九年,湯旱七年,天下弗安,黎民饑阻,拯民降谷,功在后稷,后稷不克,上帝不臨,耗斁下土,寧丁我躬。”一說在位共八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