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寧宗趙擴 (1168年11月19日 -1224年9月17日 ),宋光宗趙惇次子 ,其母為慈懿皇后李鳳娘 ,中國宋朝第十三位皇帝 ,南宋第四位皇帝,詞人。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淳熙十二年(1185年),趙擴被封平陽郡王。淳熙十六年(1189年),封嘉王。紹熙五年(1194年),趙擴被立為皇太子,七月,在韓侂胄、趙汝愚等大臣的擁戴下繼位。即位后,任用定策有功的宗室趙汝愚為相,延召朱熹入朝講學(xué)。開禧二年(1206年)五月,詔令北伐金朝,宋軍面對金兵的反擊,被迫由進攻轉(zhuǎn)入防御,最終以失敗告終。嘉定元年(1208年),南宋與金朝簽訂了屈辱的“嘉定和議”,宋朝皇帝與金朝皇帝的稱謂由以前的侄叔改變?yōu)橹恫?quán)臣韓侂胄死后,宋寧宗下詔次年改年號為嘉定,朝政有了更新的跡象。但趙擴昧于治道,缺乏帝王之資,在用人問題上仍搖擺不定、邪正不分,再次陷入權(quán)相政治的泥潭。后于嘉定十七年(1224年)九月,寧宗駕崩于臨安宮中的福寧殿,終年57歲,葬會稽永茂陵。
史載宋寧宗的政治能力并不十分出色,在他統(tǒng)治前期,朝政由韓侂胄把持,后期則由史彌遠與楊皇后控制,且在兩次宋金戰(zhàn)爭的問題上搖擺不定,但他平時虛心好學(xué),生活節(jié)儉,并善于聽取臣下意見,總體而言尚算一名忠厚之主。嘉定年間,南宋的人口、戶口均達到峰值,官方還確立了江南禪院五山十剎的地位。在《宋史》記載趙擴被評價為“獨當(dāng)事勢之難,能不失禮節(jié)焉,斯可謂善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