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理學會是中國生理科學工作者自愿組成的全國性的學術性和科普性的法人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其宗旨是促進我國科技進步、經濟振興和社會發展,使本會成為推動我國生理科學人才成長和提高,推動我國生理科學發展和普及,促進生理科學技術與經濟結合,加強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的社會力量。...
學會(英文名稱是ShanDongPsychologicalSociety,簡寫SDPS),成立于1952年,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由心理學工作者自愿組成并依法民政廳登記的公益性、學術性、群眾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是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現掛靠在山東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職業病專業研究機構——職業病防治公益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進行詳解。同時,公布職業病典型案例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方便職業病患者查詢。...
中心座落于福州西子湖畔,象山之麓,創建于1959年1月,1973年籌建“福建省職業病防治院”,1980年成立“福建省勞動衛生職業病研究所”,1986年增掛“福建省放射衛生防護所”,2003年7月更為現名,并保留福建省職業病防治院的牌子,是一家集職業病防治、衛生應急等公共衛生工作以及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省衛生健康委直屬公益性公共衛生事業單位,也是福建省職業病防治技術指導中心、福建省化學中毒和核輻射醫療救治基地、政府行政部門技術支撐機構。工作職責和主要任務根據省政府和省衛生健康委的部署和工作安排,中心的主要職責...
北京正之本人體力學研究所,是中國首家人體力學專業研究機構。主要研究力學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包括治療與預防性研究,基礎理論研究與相關產品的開發、研制并重,已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核心專利還通過了國際專利審查,在非手術矯形研究方向具有重大理論突破,并廣泛應用于健身、康復和預防領域。...
中心成立于2005年4月,2023年9月28日安陽市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將安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安陽市衛生計生監督局整合,重新組建安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組建的安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安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安陽市疾病預防控制局)管理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正處級規格,經費實行全額預算管理,事業編制335人,保留安陽市衛生監督所牌子。中心位于安陽市北關區自由路1號,占地面積5400平方米,建筑面積9200平方米,實驗室面積3200平方米,安陽市預防醫學會靠掛在我中心,是鄭州大學、新鄉醫學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的...
心理所成立于1951年,前身為創建于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所是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的依托單位,設有健康與遺傳心理學、認知與發展心理學、社會與工程心理學3個研究室。心理所建設了一流的科研支撐平臺。具有重要國際學術影響力。心理所積極踐行科技服務社會。...
中心始建于1969年,建站初期主要生產血液制品,1983年開始部分臨床供血,1995年完全轉為臨床供血。是省會石家莊市唯一的采供血機構,承擔著省會石家莊106所醫療機構的供血任務,同時負責全省11個血站的業務指導、技術培訓及質量控制與評價工作,接受省和省會無償獻血領導小組雙重領導。省輸血研究所、省臨床輸血質量管理與控制中心、省器官移植配型中心、中國輸血協會獻血服務專業委員會設在中心。中心占地8128平方米,建筑面積15980平方米;現有大型和關鍵設備500余臺套。除中心本部外,在省會市(縣、區)及辛集市設...
中華護理學會(CNA)成立于1909年,是我國自然科學團體中成立最早的學術組織之一,是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護理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凝聚中國400余萬護士的唯一全國性護理學會。中華護理學會接受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業務上接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指導。中華護理學會擁有個人會員16萬余人,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軍隊系統。...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是中西醫結合醫學科學技術工作者組成的學術性群眾團體,是依法成立的社團法人,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團體會員。本會于1981年11月在北京成立,掛靠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學會宗旨:團結廣大中西醫結合醫學科學技術工作者,堅持中西醫結合方針,貫徹“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和醫學科學技術、衛生工作及中醫藥各項方針政策,促進中西醫結合醫學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中西醫結合醫學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中西醫結合醫學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和提高,積極開展中西醫結合科...
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2月。60余年來,從當初僅有6名員工的市級研究所,發展成為集科研、臨床、信息和科技開發于一體、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核醫學研究基地。曾先后承擔或參與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攻關、“863”、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課題,共獲得國家新藥證書16張(其中一類新藥證書8張)、國家發明專利190余件,以及包含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省級以上各類科技成果獎70余項。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所是全國核醫學建設的科研創新平臺,建有國家衛生健康委核醫學重點實驗室...
學會(ChinaHealthEconomicsAssociation,簡稱CHEA)經民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批準成立于1982年,是由從事衛生經濟管理研究、宣傳和培訓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自愿組成的全國性非營利性學術團體,并接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內蒙古自治區醫學會成立于1958年,是全區醫學科學技術工作者自愿組成的依法登記成立的學術性、非營利性法人社團。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內蒙古自治區醫學會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黨和政府聯系醫學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學會長期致力于開展國內醫學學術活動、組織衛生健康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編輯出版醫學學術刊物、普及醫學科學知識、提供科技咨詢評估服務和承接部分政府職能轉移的工作。醫學會的宗旨是團結醫務工作者,傳播醫學科學知識,弘揚醫學道德,崇尚社會正義。學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準,于1992年7月3日正式成立。是國家一級學術性社會組織。協會涉及的主要工作領域是:高等醫、藥學教育;醫、藥職業技術教育;醫、藥成人教育;醫療衛生機構、藥監系統和醫藥行業人員的在職培訓;醫、藥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慢病知識宣傳、居民健康教育;國際醫藥行業單位的合作等。...
中心于2003年3月11日經市編委批準成立,是政府舉辦的市級實施疾病預防控制與公共衛生技術管理和服務的全額撥款副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地址位于賀州市賀州大道25-1號,占地面積11.2畝,總建筑面積8183.56m2,其中綜合辦公樓2650m2、檢驗樓2280m2、標準化擴建建設項目3253.56m2。固定資產原值4336.23萬元,固定資產凈值1398.98萬元,專用設備346件(套)。主要職責1、開展疾病監測,研究傳染病、寄生蟲病、地方病、非傳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分布,探討疾病的發生、發展的原因和流行規律...
2003年,根據國家衛生防疫體制改革要求,在原樂山市衛生防疫站基礎上重新組建樂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具體實施政府對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執法技術支撐、健康教育、應用性研究的職能。中心現有在職職工102人,專業技術人員71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3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7人,碩士研究生6名。中心實驗室占地近2000平方米,現有理化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以及臨床檢驗實驗室,擁有熒光定量PCR儀、全自動血球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蛋白印跡儀、流式細胞儀、全自動細菌鑒定儀、全自動加樣系統...
北京醫藥行業協會,2000年8月經北京市民政局批準,于2001年4月正式掛牌成立。是以北京地區醫藥、醫療器械工商企業、相關科研、大專院校單位為會員,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自愿組成的自律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現有會員320多家。覆蓋北京市醫藥行業主要大、中型工商企業。協會下設中藥、化藥、生物制藥、醫療器械、醫藥商業、滄州六個分會,以及豐臺工作委員會和GCP專委會。其中,中藥分會下設中藥飲片專業委員會;醫療器械分會下設義齒專業委員會。...
國家新藥篩選中心的目標是瞄準國際新藥創制的前沿方向,按照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戰略,采用新型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建立現代化的新藥篩選體系,促進新藥篩選研究工作的開展,加速我國創新藥物的研究和開發。中心的重點篩選和研究領域為治療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與生命的重大疾病(包括腫瘤、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代謝性疾病等)的原創藥物。...
海南省醫師協會于2003年9月正式成立。是經海南省民政廳批準,以注冊的執業專業人員為主(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及單位會員自愿組成的全省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的群眾團體,是依法成立的社團法人。本會依法接受業務主管單位海南省衛計委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海南省民政廳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中心建立于1965年9月,位于柳州市魚峰區羊角山路6號,與著名的柳州旅游風景區大龍潭公園毗鄰。中心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是廣西全區最早實行輸血工作管理“三統一”和最早開展無償獻血工作的采供血機構,也是廣西采供血機構業務指導、教學、科研、技術人員培訓中心和檢驗技術培訓基地。血液中心占地面積2.6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06萬平方米。現有在職職工158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6人,專業技術力量雄厚。資產總計5828.89萬元,配置有全自動血細胞分離機、大型高速冷凍離心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
中心成立于1994年1月,前身為巴中市衛生防疫站,2002年4月更名為巴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屬于公益一類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為“二級甲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是全市疾病預防控制指導中心。中心座落于巴中市巴州區育才街50號,占地面積4458.72平方米,建筑面積6160.67平方米,其中實驗室面積2650平方米。中心主要職責是完成國家、省、市下達的重大疾病預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務,實施疾病預防控制規劃、方案,組織開展本地疾病暴發調查處理和報告;負責轄區內預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組織、實施預防接種工作;調查突發公共...
協會成立于1993年,是依法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組織。會員主要是由從事和熱心于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教育、開發、生產與應用的單位所組成。協會立足“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三大職能,打造技術與行業交流、轉化醫學、行業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三個核心工作平臺。...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醫學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是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是承擔上海市衛生和健康領域科技創新相關管理服務和協調、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政策研究和決策咨詢、以及衛生健康政策與管理相關培訓。中心以“建設與國際接軌的一流衛生智庫”為目標,以“促進循證衛生管理決策,助力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為宗旨,致力于打造本市衛生健康系統的重要智庫、衛生政策人才培養基地,中心還加掛有“上海市衛生技術評估研究中心”“上海醫藥衛生技術轉移服務平臺”牌子。中心現有衛生經濟、老年照護、衛生規劃、基層...
協會的前身為《中國鼠害與衛生蟲害防制協會》,于1992年經國家衛生部、民政部批準成立,是中國國內從事衛生有害生物防制的專業性、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衛生有害生物防制領域內最具權威性的國家一級行業協會。為了進一步發揮協會的作用,經國家衛生部、民政部批準,協會于2009年7月2日更名為《中國衛生有害生物防制協會》。業務范圍:(一)宣傳并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貫徹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二)維護會員合法權益,積極向政府及其部門反映行業、會員訴求,提出行業發展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會員與社會各屆及...
中心由原市衛生防疫站組建而成。正縣級全額事業單位。中心是德州市政府衛生防病工作的技術保障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研究及技術服務的專業機構。具有疾病預防與控制、監測檢驗與評價、健康教育與促進、應用研究與指導、技術管理與服務等職能。其主要職責1、貫徹實施疾病控制和預防保健的各項方針、政策,研究制訂我市疾病預防和控制規劃、措施,負責對全市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的組織實施、技術指導和業務考評。2、運用疾病防治技術手段,對生物性、社會性、心理性、環境性和職業性等影響人群生存環境衛生質量及生命質量的危險因素進行食品、職業、環境...
中國藥膳研究會是國家民政部登記管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業務主管的唯一一個藥膳全國性社會團體,成立于1995年10月,是中國藥膳研究、研發的最高學術組織。本會成立近30年來,堅定貫徹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用中醫藥理論指導藥膳事業、產業的科學發展,努力發揮藥膳“藥食同源、簡便驗廉,蘊醫于食、寓養于膳”的特色優勢,在自身建設、隊伍發展和完成各項任務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本會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藥膳理論與實踐研究,進行學術交流和專業培訓,開展技術合作、產品研發和推廣普及,舉辦行業技能大賽和專題展覽,研制和...
中心始建于1969年,位于南開區黃河道424號,是一所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集獻血宣傳招募、血液采集、制備、貯存、供應、檢驗、科研、培訓、教學和學術交流于一體的省級采供血機構,是隸屬于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管理的事業單位。2003年8月,總建筑面積12050平方米的綜合業務大樓正式投入使用。中心下設血源管理科、體檢采血科、機采成分科、成分科、檢驗科、發血科、質量管理科、免疫血液學研究室、獻血辦公室、信息化管理科、血液工程科等11個業務科室,設黨委辦公室、中心辦公室、人事科、保衛科、科教科、工會、宣傳策劃科、財務科...
中心前身為省衛生防疫站,成立于1953年。2003年11月,經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撤并省衛生防疫站、省結核病防治研究所組建成立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核定編制470人,規格副廳級,經費實行全額預算管理。2006年2月,整體搬遷至鄭東新區,占地80畝,總建筑面積34190平方米。設立9個業務所(中心)、6個職能處室、13個直屬科室。擁有各類儀器設備總價值1.56億元,達到國內一流水平。通過國家認可委的認可和原衛生部的計量認證,認證認可項目達976項,被商務部第一批授予“定點食品安全檢測機構”,2014年獲國家...
協會成立于2002年8月16日,是由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以下簡稱醫師)為主自愿組成的全市性、專業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協會的任務團結和組織全市醫師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等有關衛生法規,加強行業自律,規范醫師執業行為;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維護醫師在執業活動中的合法權益;開展對醫師的終身醫學教育,為醫師提供學習交流、合作和支持的平臺;推廣醫學、健康科普知識,承擔政府委托的與本會宗旨相關的工作任務。協會的主管部門協會的業務主管部門是...
嘉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掛嘉興市精神衛生指導中心、嘉興市職業病危害預防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集疾病預防與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疫情及健康(含精神衛生健康)相關因素信息管理、職業病防治、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干預、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實驗室檢測檢驗與評價、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公共衛生技術管理與應用研究指導等工作為一體的市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中心內部設有辦公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辦)、黨辦、傳染病預防控制科(應急辦)、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科、免疫規劃及相關疾病預防控制科、艾滋病性病結核病預...